图为定州经济开发区全景。记者于常见摄
北方厨具城项目、京津冀演艺产业基地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鞋服城项目雨污水管网已铺设完毕,路基平整、摊铺碎石基本完成,部分市政管线正在埋设过路管;中农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盛夏时节,走进经济开发区,大建设、大开发、大投入的生动场面跃入眼帘,处处洋溢着强劲的发展气息。
从2007年成立伊始,到逐渐形成清洁能源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食品医药产业、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等九大产业集群,成为河北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重点平台、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央企合作产业集聚和转移承接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省22个“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省首批4个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之一,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历经十余年磨砺,定州经济开发区正扶摇直上,乘风而行,抢抓机遇,展翅高飞,谱写现代工业园区建设的新华章!
长期扎根一线成为“新常态”
2018年,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1006亿元,工业总产值664.5亿元,税收2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5.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跨入千亿级开发区行列。规划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7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9家,超亿元企业34家,从业人员6.8万余人……
经济发展,招商先行。经济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作为开发区的生命线,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来抓紧抓实,坚持“走出去”,开展全面招商、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坚持“沉下去”,深入企业一线摸实情、出实招、解难题,开展精准服务、上门服务、保姆式服务。特别是针对推进每个重点项目落地,实行专班分包、专人负责、专门推进,与发改、行政审批、资源规划、行政执法、供水供电和项目所在乡镇(办)等形成合力,确保长期扎根项目建设一线成为“新常态”。
“我们经常开展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专题培训,让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招商知识,学习招商技巧,增强招商本领,提高招商水平。”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马立超告诉记者,开发区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分包企业责任制,进行“一对一”服务,每月走访分包重点企业不少于四次,掌握企业的发展思路、经营策略、生产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等。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搭建银企之间的沟通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资金瓶颈问题。
筑巢引凤释放营商环境“强磁力”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金凤来。开发区积极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完善园区承载能力,优化发展“硬环境”,打造吸引企业入驻的“强磁场”。
目前,开发区已投入资金20多亿元,建立和完善了水、电、路、气、热、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九通一平”,配套功能完备。开发区内道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60多公里。建有日供水能力5万吨地表水厂、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各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和220千伏变电站1座,入驻企业实行双回路供电。建有省级、市级天然气门站各1座,可充分满足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利用国华定州电厂和河北旭阳生产余热提供集中供热和工业蒸汽,为企业绿色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开发区内医院、学校、金融、公交、通讯等社会服务机构健全,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越的服务环境。
打造全省产业转型示范引领区
“明确发展定位、科学布局产业,强化‘高端、融合、创新、开放’,致力于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产业转型示范引领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蔡红宇介绍说。
为此,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经济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统一管理”,同时按照“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完成6个园区整合,实行核心区“1+6”管理,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管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双天工业园、正阳工业园、钢网工业园、农高区,实现优化重组。
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思路,实施主导产业集群推进计划,全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食品医药产业、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城市矿产产业、体育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现代农业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九大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智能型产业,重点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智能装备。
同时,重点推进“2城4园4基地”建设,即推进北方厨具新城、雄安·定州鞋服新城;鞋服产业园、印刷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北方汽车文化园;通用机场及航空产业基地、中低速磁浮项目基地、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越、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生态型开发区,成为全省发展新亮点,争创国家级开发区。记者严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