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针,让一个企业跻身全国之最;
一枚针,打造出一个百年民族品牌。
一枚针,承载了几代人的辛勤汗水;
一枚针,讲述着近一个世纪的变迁。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难以想象:小小一枚针,能够成就一个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小小一枚针,几十毫米的产品却有几十亿枚的年销量;小小一枚针,能够叫响“定州制造”品牌。
这个企业,就是坐落在沙河南岸正阳科技园的定州冀鲁制针有限公司。
翻开冀鲁制针的成长画卷,你不只会惊叹于她90年的“针”心实意,也会惊叹于她90年的“针”心不改,更会惊叹于她90年的匠心打造……
“针”心实意炼就民族品牌
在冀鲁制针企业文化展厅内,墙上悬挂着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挽回利权”。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是1934年冀鲁制针建厂三周年庆典之际题写的。这四个字,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国土沦陷、国人奋起抗争的烽火岁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刚刚爆发,民众从北到南掀起“振兴国货、挽回利权”的爱国运动。也是在这一年,下定决心改写当时“南方人用德国针、北方人用日本针”洋针垄断整个中国市场的历史的民族实业家尹致中学成了制针技术,并在青岛利浦路8号兴办起国内第一家民族制针企业。因出资办厂的两家针商是河北人,厂长兼技术顾问尹致中是山东人,厂址设在青岛,故命名为“青岛冀鲁制针厂”。
时光追溯到1926年,时年24岁的尹致中东渡日本到制针厂做了两年学徒。1928年,学成回国的尹致中更是亲眼目睹了日本人通过销售“洋针”大肆掠夺国人钱财的情景,那时那刻,“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制针工业”的信念愈加坚定。青岛冀鲁制针厂的成立,终于实现了他实业报国的理想,针厂生产的“蝙蝠”“黑双龙”“兽王”等品牌钢针,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东南亚,彻底改写了洋针垄断中国市场的历史。
然而,旧中国的民族工业注定是多灾多难的。日益壮大的冀鲁制针遭到日方拼死打压和扼杀,迅速被停供了制针模具和原料钢。
深谙制针业命根子的尹致中早有准备,先期组织国内铁厂研制成功合格材料,将日本进口的各种原材料逐一代替后,又高价购得日本“连三制针速机”图纸,组织人员反复研究改进,最终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新型CCY式制针机。
正是通过技术引进、革新和赶超,冀鲁制针闯出了一条民族工业的自立自强之路。一时间,“冀鲁制针”成为产品质量和企业实力的标志。尹致中随后又创办了青岛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培养出旧中国第一批制针技术人才。到抗战全面爆发前,冀鲁制针已拥有100余间厂房、100余台制针机、600余名产业工人,月量产25万枚,在上海、天津、济南、西安、武汉、重庆等多地均设立了经销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冀鲁制针厂成为地方国营企业,改称国营青岛制针厂。1979年,青岛制针厂年产手缝针18.29亿枚,完成工业总产值2279万元。生产的“白兰”“红叶”“玫瑰”等品牌手缝针,在1980年和1985年的全国十家同类产品测评中均获国家优质银奖。
“针”心不改 叫响“定州制造”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青岛制针厂在1998年改成股份制,更名为“青岛冀鲁制针股份合作总公司”。
得知冀鲁制针转股这一消息后,已经在南三条批发市场打拼多年、把钢针批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定州市西牛村人王树军坐不住了:“冀鲁制针,原本就是河北人与山东人联手创办的!现在机会来了,为啥不再合作一把,重振‘冀鲁制针’雄风呢?”
说干就干!
1998年11月,王树军来到青岛冀鲁制针总公司,找到时任负责人陈长玉谈合资合作。一看来了一位河北人,陈长玉打内心里就倍感亲切:“这针厂,本来流淌的就是咱‘冀鲁’的血脉,看来,时代大潮注定我们河北和山东再联姻!”
就是“冀鲁”这份缘分,让定州冀鲁制针有限公司的成立水到渠成,厂址就选定在养育了王树军30多年的沙河南岸西牛村。
1999年大年初二,年还没有过完,王树军就带着乡亲们动了工。同年9月29日,企业竣工投产。
定州冀鲁制针有限公司运营了两年,效益越来越好,王树军又有了新的计划。2001年9月,王树军开始筹划收购青岛冀鲁制针总公司事宜。2013年1月,青岛冀鲁制针股份合作总公司将其生产设备、注册商标和技术、档案资料等全部转让、转移给了王树军,定州冀鲁制针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总体并购,王树军出任董事长兼法人。
82年岁月沉淀,“冀鲁制针”实现了从青岛到定州的华丽转身。新生的定州冀鲁制针有限公司承继的不仅仅是“冀鲁制针”的技术、设备和资产,更是“冀鲁制针”百炼成钢、生生不息的精神。
今天的冀鲁制针,宽敞明亮的拔丝车间、制针车间、包装车间共15000余平方米,拔丝机、制针机、抛光机、中式电炉等各种设备近千台,不仅生产传统的“白兰”“红叶”“莲花”等一线品牌手缝针,还能打造镀镍、镀金精工针和便捷穿线的“盲针”,年产针24亿枚,年销售额超1.6亿元……冀鲁制针已步入多元化、精致化的发展轨道,“定州制造”品牌在沙河岸边越叫越响。
“虽然已经是国内制针业的龙头老大,但是放眼世界,如何让百年民族工业更大、更状、更强?”
这又成了王树军苦苦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他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和答案。
“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2015年,王树军组建成立了正阳集团,辖冀鲁制针有限公司、莱茵贝格(北京)电梯公司、河北红阳润达窗业有限公司、河北旭荣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旭荣混凝土有限公司、河北森鹏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企业从冀鲁制针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工业、商业、地产三大版块的集团公司,现有员工872名,总资产45亿元,年收入约15亿元,利税近5000万元。
对于王树军来说,正阳集团最大的资产,是他身后成千上万的乡亲。他用尽各种办法鼓励大家通过劳动致富,并尽可能多地为困难群众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同时,修路、助学、完善村内基础设施、资助贫困家庭和关爱80岁以上的老人……多年来,他已投入数百万元。
匠心打造锤炼百年品牌
小小一枚针,硬度一百分。“冀鲁制针”这百分硬度,来自百炼成钢,更来自匠心打造。
在定州冀鲁制针,就有着这样一群“匠人”。他们亲自见证了“冀鲁制针”工艺的新老交替,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冀鲁制针”技艺的传承创新;他们以不变的匠心,用心用情锤炼着“冀鲁制针”这一百年品牌。
“冀鲁制针”手艺传承一直采用以老带新的办法。在传承手艺的同时,也传承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白辉自1999年冀鲁制针在定州建厂起就成了企业一员,当时企业从青岛针厂聘请了20多名制针师,白辉跪地拜师。师傅一点一滴手把手地教、白辉一板一眼耐心地学。20多年的真心专注,已经让他成长为定州冀鲁制针的技术总工。
“我做了半辈子的针,研究了半辈子的针,这针让我懂得了好多道理。可千万别小看这短短一枚针,它几乎能穿透一切。但不到火候,它就不会有硬度和韧性。”正如白辉所说,小小一枚针,要经过退火、拔丝、裁剪、制鼻、磨尖、淬火、抛光、串光等24道工艺才能淬铁成钢。仅退火这一个环节,就需要三轮24小时;仅拔丝这一道工序,就需要把近手指粗的中碳钢盘条一遍又一遍反复抻拉到毫米粗细……每一道工序几乎都需要辗转反复,才能成就毫米钢针的百分硬度。
“只要是我懂的,我都毫无保留地教给徒弟们,我们的老字号必须传承下去!”多年来,饱含着对“冀鲁制针”的深情和执着,白辉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徒弟。
速机操作是制针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操作时心要细,眼要快,手要巧,动作要麻利。女工王坤已是熟练工,但她一点也不敢马虎,每出一批针坯,就拿起手边的放大镜,随机进行质量抽检。
“干这个活儿,手不能停,心不能散,针坯要续得准,既不能堵塞,又不能断档。”王琴敏也是冀鲁制针的老人了,她熟练地穿梭在四台
运行的大尖机中间。几万枚针坯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模具中,随着砂轮飞快地转动,每枚针的针尖正在打磨中。“不同粗细的针,砂轮的目数也不一样,一枚针光是这个大尖就要磨四遍,个头大的针甚至要磨六遍。”
“把磨好尖的针放到这一口口大锅里,里面加上金刚砂、机油,开动机器后,通过锅的震动对里面的针进行打磨抛光……一批针的光饰环节,要持续三天三夜。每次放多少针、金刚砂和机油的配比是多少、振动力度控制到多大……这些问题,有着二十年工作经验的白同钢胸有成竹。
“针尖上有锋芒,针鼻里有学问。冀鲁制针虽然在全国同行业中一直走在前列,在亚洲也算是领头雁。但我们的压力也很大,传承了近百年品牌,我们一不能做砸了,二还要做出成绩,做成精品!”冀鲁制针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平均说。他深知,冀鲁制针发展的方向,是做到小而专、专而精、精而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催生高质量发展。
在冀鲁制针的研发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王平均和员工王新伟一起,正拿着样品和图纸认真比对着,像这样的新产品的研发,王平均始终坚持亲自参与。先画图纸,再做样品,经过人工精修后,再制作成模具,然后安装到速机上进行试验……如此反复数次甚至数十次,新产品问世,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为了让产品上档升级,提高附加值,他们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原有的万枚大包装针,调整为插卡包装针或铝塑包装针。“这是我们研发的插卡机,9孔、12孔的都有,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们就选择什么样的包装模式。”总经理王红军说。
上下同欲者胜。
手工针排送装置、手工针包装塑封装置、手工针排针插板装置……企业文化展厅内摆放的一项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既是“冀鲁制针”工匠精神的展示,也是这些始终奋战在制造业前沿的定州工匠们锤炼“冀鲁制针”百年品牌所付出努力的最好回报。
本报记者杨亚湖、陆永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