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为你点灯照亮前行 ——定州市教育扶贫圆学子梦想

时间:2021-08-31 10:56:46  来源:  作者: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治本之计。

2018年以来,5324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实现应助尽助;428547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教科书费、免学费,全部应学在学,无因非身体原因辍学学生;276所农村小学学生全部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应享尽享;累计培养247名建档立卡大学生,所有建档立卡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彰显的是我市教育扶贫的成果。近年来,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求学梦、成才梦,我市紧盯教育脱贫攻坚目标,以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为重点,抓好学前教育阶段保教费减免、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高中、大学阶段“三免一助”等政策的落实,扎实做好“两不愁三保障”中的教育保障、学生资助、控辍保学、营养改善计划等各项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寒门学子点亮了立志求学、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之灯。目前,全市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全部享受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全部应助尽助、应学在学。我市教育局获评“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精准帮扶 确保服务不落一人

从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的高中学生王紫璇,到一家2口每月仅靠低保金维系生活的低保户学生谷圻……许多寒门学子因为窘困的家庭经济条件而无法安心求学。

他们的境遇各有不同,却又有着相似的幸运。在掌握情况后,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给他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坚持学习,还给予他们“三免一助”的政策帮助。

这些孩子有的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的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还有的报读师范院校,继续传递知识与希望。

学生资助是帮助有学龄子女的贫困家庭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的重要手段,而及时、准确掌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情况是关键。为此,市教育局扎实推进信息比对核查工作,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困难学生家中。

开展“三个一”活动,确保建档立卡学生信息核查到位。建档立卡学生全部都有教师“一对一”包联,从学习辅导、心理疏导、亲情关怀、安全关爱、就业指导等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有针对性帮扶。全市每个村(社区)都明确一名教育扶贫明白人负责宣传教育扶贫政策,核查情况、掌握底码,控辍保学。建立以村为单位,以本村户籍为依据的教育扶贫“一村一档”,详细记录本村从学前到大学所有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就读、贫困原因、享受资助政策等情况。就读学校和属地学校以“一村一档”为载体共同负责政策宣传、政策落实和控辍保学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开展三重信息比对,做到贫困学生情况底数清、目标明。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与市扶贫办、残联、民政等部门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建立一生一档。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开展大家访活动,对全市资助对象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孤儿、烈士子女、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学生、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进行了逐一实地走访,分5大类建立台账。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微信、QQ、电话等形式组织教师开展大家访活动,对全市1519户、2109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进行了逐一访查,建立台账。

落实资助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卸下负担,我一定加倍努力,考上好的大学。”市实验中学18级学生孟小娟说。她是大辛庄镇泉邱二村人,自幼丧父,母亲远嫁他乡,奶奶为残疾人,她和弟弟由爷爷抚养长大。

学校本着能助即助的原则,落实“三免一助”资助政策,并把她列为重点包联对象,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加倍关怀。

2020年,孟小娟的奶奶不慎摔伤,卧床不起,爷爷因病离世。奶奶禁不住打击,病重卧床,她不得不在家照顾奶奶,无法及时返校。

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先后两次前往孟小娟家中,给她们带去了大米、花生油、牛奶等慰问品和2000元慰问金,并与村里沟通协调,解决好她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孩子顺利参加高考。

精准施策,为贫困学生上好学兜住底线。市教育局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建立市、乡、校三级各学段政策落实台账、建档立卡学生包联责任清单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联责任清单,全力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2020年,我市建档立卡家庭在校学生共2020人,落实资金508.57万元,保教费减免、“两免一补”“三免一助”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给予199名贫困家庭大学新生不低于2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51笔。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享受资助政策,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2018年以来,落实资金1339.77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8511人;校内资助提取资金2901.8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7360人;给予613名贫困家庭大学新生不低于2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690笔。

同时,我市切实强化控辍保学,建立市、乡、村、校四级控辍保学工作台账,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做细帮扶助学工作,对建档立卡等特殊群体学生均实施了一对一包联,确保不失学辍学。规范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市276所农村小学,65344名农村小学生全部享受营养改善计划。

职业教育 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我现在在北京英捷嘉汇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主要从事汽车机修、钣喷工作,每个月加上提成能挣6000多块钱。除了个人花销,每月还能寄回家一部分,缓解家里经济困难的状况,是职业教育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市职教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孟大卫说,母亲患有脑瘤,做过多次脑部手术,现常年服药,无劳动能力,家里只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生计,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庭负担。

孟大卫仅是我市教育扶贫成果的一个例证。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门槛更低、成本更小、就业通道更为直接的职业教育,不仅点亮了贫困家庭子女的人生梦想,也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改写了贫困家庭的命运。

我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让贫困人口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拥有安身立命本领的“造血式”扶贫,更有助于帮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从根本上拔除“穷根”,让一批又一批贫困学子“进得去、上得起、学得好、有出路”,助力他们战胜贫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贫困学生职业技能,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支持计算机、建筑、汽车等一批社会有需求、就业有保障的专业特色发展。2020年,全市职业学校优先招收573名贫困家庭子女,帮助贫困学生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从根本上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职业学校协调合作企业垫付创业资金,鼓励支持6名贫困学生在校内电商基地创业,向59名建档立卡学生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优先安排193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到企业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或顶岗实习,优先安置118名贫困家庭学生到企业就业,帮助其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

人人有学上,家家有希望。在社会各界倾心帮扶下,众多贫困学子顺利踏上了求学之路,成就了人生梦想,一个个绿色的希望正在定州大地撒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聂资滨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