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间,曾国荃为新建成的湘乡试馆作《湘乡试馆记》,文中曰:
窃计三十年之间,数不下二十余万人。兄战死于前,弟斗伤于后,在外则流为无定河边之骨,在里则时闻老父慈母及垂髫孤寡哭泣之声,几于比屋皆是。大约捐躯疆场及积劳病殁军次者,不止六七万人。
清朝时的湘乡县包括今天湖南湘乡市(县级)、双峰县、娄底市城区以及涟源市(县级)的大部,是辖区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县。太平天国起事后曾国藩在家乡兴办湘军,一直到收复新疆的三十年间,这个县先后有二十万人从军,战死和病死的不下六七万人。
可以说,这个县的人为大清帝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外则流为无定河边之骨,在里则时闻老父慈母及垂髫孤寡哭泣之声,几于比屋皆是。”形容的就是父母和妻子闻说亲人战死噩耗后的惨状,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的家族即是如此。
刘锦棠,字毅斋,湘乡县山枣人,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湘军成立之初,刘锦棠的父亲刘厚荣、叔父刘松山都参加了湘军。1854年,成立不久的湘军和太平军战于岳州,刘厚荣战死,是年刘锦棠才十岁,他的母亲彭氏因生活所迫而改嫁。在祖母的抚养下,长到十五岁的刘锦棠怀着为父亲报仇的心愿,投靠到当年父亲效力的老湘营,成为叔父刘松山手下的一名少年兵。
跟随着叔父,刘锦棠转战安徽、江西诸省,逐渐成熟,成为一位杰出的青年将领。太平天国被湘淮军平定后,曾国藩被调任直隶总督,负责剿灭华北地区的捻军,曾国藩奏请朝廷,调刘松山的老湘营北上作为对付捻军的主力。刘氏叔侄率军纵横华北,直至捻军头领张宗禹投水自杀,捻军平定。此时,陕甘两省又爆发了战争,刘松山部又奉命“平乱”。
刘松山在招抚叛军途中被对方杀死,为了稳定军心,左宗棠任命年仅27岁的刘锦棠代理老湘军的统领。刘锦棠统领这支哀兵进行猛烈进攻,终于大破敌军,刘锦棠也一战成名,被清廷任命为老湘军的正式统领。
陕甘的战争虽然平息了,但叛军首领率部下逃到新疆,投靠了占据天山南北、自立为汗的阿古柏。刘锦棠自然成为左宗棠追剿消灭阿古柏势力、收复新疆最为倚重的将领。
1875年,清廷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帅从兰州移驻肃州,运筹帷幄,指挥入疆作战。左宗棠上书清廷,夸赞刘锦棠“英锐果敏、才气无双、志虑忠纯”,推荐他总理行营事务,朝廷照准。年仅31岁的刘锦棠实际上成为收复新疆的前敌总指挥,不仅手下的老湘军,新疆其他各路官军都受其节制。
1876年4月26日,刘锦棠率25营老湘军从肃州分批出发,出嘉峪关经过千里戈壁,向北疆进军。7月下旬,会合先期进疆驻扎于济木萨(今吉木萨尔)的金顺部,进占阜康。然后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迷惑敌人,而亲自率精兵抄小路突袭,趁夜夺取黄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迪化(乌鲁木齐)外围的重要据点古牧地。大军出现在迪化城下时,守军想不到湘军如此神速,此时城内空虚,而援兵未到。湘军将大炮架在郊外制高点六道湾水塔山上,一炮击中城门,城墙轰塌,守城的敌军立刻作鸟兽散,弃城而逃。
1876年大雪封山之前,刘锦棠的部队收复了北疆。1877年开春后,刘锦棠又运用了其擅长的“运动战”,率骑兵、步兵挺进南疆。是年4月,大军先后攻占了阿古柏重兵把守的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南疆门户洞开。
在持续不断的军事压力下,损兵折将的阿古柏伪政权起了内讧,先是阿古柏患病而死(也有其服毒自杀的说法),其长子伯克胡里杀死了挟父亲尸体而掌握政权的另一个儿子海克拉。看到机不可失,刘锦棠立刻率军千里奔袭,一个来月就光复了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南疆东部四城。左宗棠大喜过望,写信夸赞他“三旬之间,迅扫贼氛,穷追三千里,收复东四城,歼敌数千,追回难民数十万,决机神速,古近以来,实罕其比。”刘锦棠被敌人称为“飞将军”。
战乱平息后,恢复全疆的社会秩序、保障民生成为头等大事,而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便成了当务之急。继两任陕甘总督左宗棠、谭仲麟(湖南茶陵人、民国行政院长谭延?]之父)上奏在新疆建立行省制之后,刘锦棠以督办全疆军务的钦差大臣身份,再一次向朝廷提出新疆建省的奏请。1883年清廷批准新疆正式建省,设甘肃新疆巡抚,驻迪化,刘锦棠被任命为首任巡抚。
由于多年征战,刚过不惑之年的刘锦棠伤病缠身,更由于抚养他成人的祖母思孙心切,刘锦棠多次上书请开缺回乡,但朝廷让他以新疆军政事务为重,一次次不予批准。
刘锦棠的祖母陈氏是一位伟大而坚韧的妇女,她两个儿子战死在沙场,儿媳妇改嫁,自己将几个孙儿养大。1889年,已85岁的老祖母中风倒地,躺在病榻上念着孙儿的名字。刘锦棠上书引用李密的《陈情表》,诚恳地请求朝廷准假探亲,这一次朝廷终于批准了。
刘锦棠少小从军,中年衣锦荣归,自然在故乡引起极大的轰动,他也成为刘氏家族的骄傲。刘锦棠的归来,给重病的祖母莫大的安慰,可是,他却不能去探望还健在的母亲。因为根据湘中一带的礼法,孝子不养下堂母。下堂即改嫁,乡俗认为丈夫死后,妻子撇下儿女改嫁,是对丈夫的不忠,对儿女不负责任,儿女哪怕再有出息,也不得供养母亲。身任封疆大吏的大英雄儿子回故乡了,与刘锦棠故居隔一条小河的母亲不能过来看儿子,儿子碍于礼法,也不能过去探望母亲,母子俩只能隔河相望。刘锦棠的父亲刘厚荣因为儿子的官位,被追封光禄大夫,而母亲彭氏因为改嫁,却不能得到任何诰封―――儿子的富贵,刘家的显赫,已与她没有半毛钱关系。
此后,刘锦棠一直隐居故乡。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事起,朝廷想要起用这位飞将军,传旨刘锦棠招募旧部,火速赶赴辽东迎战。刘锦棠二话没说,立刻启程,在从老家山枣刚行进到湘乡县城时忽然中风,身体偏瘫,不久后在湘乡县城去世。临死前,他将儿子和旧部召集床前,口授遗折,说:“死不瞑目,伏愿皇上圣谟坚定,激励将帅,扫荡夷氛……”
不能供养生母,不能去辽东抗击倭寇,也许是刘锦棠人生最遗憾的两件事。(据新华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