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消费者都投诉了啥?

时间:2017-03-16 10:35:43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程文昭、张晓红
    又是一年3.15,又是一年维权日。
    2016年,我市工商部门通过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148起,举报14起,已全部办结;当场答复消费者咨询642起。投诉中,商品类投诉104件,占投诉总量的70.3%;服务类投诉44件,占投诉总量的29.7%。
    交通工具类投诉高居商品类投诉首位
    2016年4月21日,市民马先生在清风街某汽车销售服务店预付了5000元押金,订购了一辆汽车。付完车款后,马先生要求商家退还押金,却遭到拒绝,于是向12315投诉。经过调解,商家最终将押金退还给马先生。
    去年的消费者投诉中,交通工具类投诉达30件。针对日渐增长的汽车销售服务行业投诉,市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汽车销售服务行业消费体察活动,通过实地体验各公司的商品、服务和消费环境,发现汽车行业在贷款购车、促销宣传、维修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汽车销售服务行业中,广泛存在着霸王条款现象。”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杨建军介说,比如,消费者在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预订某款车,并缴纳购车押金。第二天,若想更换其他车型,押金将不退还。消费者在某4S店购买汽车,若“三包”期内未在该4S店保养或维修,也不能享受相应的“三包”服务。
    而在售后服务方面,也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在维修车辆时,常常出现以车辆问题多、不好修等理由拖延维修。有些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称,其汽车配件为原厂配件,其实并非原厂配件,有的甚至是“三无”产品。部分车主不懂车辆维修,经营者便以增加维修项目为由,擅自提高收费价格。
    针对上述问题,市工商部门对汽车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在维修活动中使用假冒伪劣配件、合同欺诈、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电信服务类、通讯产品类投诉较多
    2014年3月,市民王先生在某通讯公司签订了购机协议,每月缴费71元,协议缴费24个月。去年4月,通讯公司却提示王先生,截至4月1日凌晨协议才能结束,让王先生多缴纳一个月的费用。王先生不服,于是拨打12315投诉。经过调解,此事得到了妥善处理。
    目前,电信服务已成为普遍的服务消费,涌现出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给广大电信用户造成了不少的困扰。去年,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电信服务类投诉20起。其中,消费者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是,电信运营商捆绑消费、无故扣费、最低消费、流量以及信号等问题。消费者将问题反映到运营商客服部门后,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由此产生纠纷。
    此外,与之相关的通讯产品类投诉有16起,主要是售后“三包”服务问题。田女士去年在商业街某通讯店购买了一部手机,使用过程中,田女士发现手机经常发烫。于是,她找到销售方,维修了三次,但手机发烫问题依然存在。于是她拨打12315,寻求帮助。经调解,该店收回了田女士的手机,并退还购机款。
    12315提醒消费者,应在正规商场购买通讯类产品,不要贪图便宜买“高仿”、“山寨”版。购机后,要及时登录国家信息产业部电信认证网站,查询手机相关信息。在“三包”期限内维修手机,应要求修理商如实填写维修记录,并保留好票据等凭证,限。不要超过退换货期
    网上购物投诉逐年增加
    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且标价一般都比商场的同类商品低,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然而,由于网络商家诚信经营理念良莠不齐,而消费者又不能直观地查看、了解商品的质量情况,仅能通过图片及简单的文字介绍来判断,部分网购商品与标识商品存在差异,导致购物后出现诸多问题。
    去年,我市共接到网购投诉16起。“随着微商不断兴起,微信购物成为一种新时尚,纠纷也随之增加。消费者一般只知道微商的联系电话、网名或姓名、家庭住址等,如果发生纠纷,因各行政部门职能权限等原因,会给调解带来一定困难。”杨建军提醒消费者,微信购物还需谨慎。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