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让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成长之路

时间:2017-06-30 10:41:33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张玉凤、赵海涛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我市以“弘扬传统文化,启蒙当代教育”为切入点,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德育创新注入了崭新活力。
    经典诵读:接受传统文化的思想浸润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课堂上、操场上、各种重大集会时,学生们身着统一的校服,整齐洪亮地集体吟诵《弟子规》,成为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尊崇“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友爱和善、乐学上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先秦散文、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精华,至今散发着人类文明的芳香。
    2015年,我市正式启动“国学进课堂”工作,确定了31所学校为首批“国学进校园”示范校,覆盖城乡,包含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各学段。
    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市以省编教材《中华十德与国学》为课本,将国学纳入了课堂教学,并结合我市实际,实施了“一课、一考、一铃声”的具体活动方案。“一课”即每班每周至少安排一节国学课,做到有教材、有教师、有课时、有教案、有测试。“一考”即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分值为60分,成绩列为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科。“一铃声”即各学校借助电子打铃器,分时段播放“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内容的诵读音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陶冶道德情操,铸就优秀品格。
    2016年下半年,我市在31所试点校的基础上,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开设国学课,并将国学课正式列为考试科目,成绩列入学生考试总成绩,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向高潮。
    诵读展示、交流评比、成立诗词书法等兴趣活动小组或社团……根据各学校国学经典教育开展情况,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推动全市国学经典教育不断持续、深入开展,涌现出了实验小学“微善社”、西关东街小学“亲子共读国学经典”、西坂小学“日行一善”等系列优秀国学教育案例。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反复吟诵国学经典中,在孩子们稚嫩的心中悄然播下善良的种子,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我学的乐器是笛子,已经会吹3首曲子了,很快我们就要有演出,现在大家都加紧练习呢。”说起正在学习的子位吹歌,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刘芳祺很开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瑰宝,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而容易被儿童接受。2016年,我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实验小学”命名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子位吹歌)传承学校,与子位吹歌艺术学校形成城乡两级普及网络,不仅扩大了子位吹歌宣传范围,还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们成立了实验小学吹歌艺术团,采用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吸纳的原则,招收了50名学生,还特聘子位吹歌传承人王如海、张占民等定期授课,免费教学,学期为一年。”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张勇说,他们每周开设两节课,每次一个半小时。不仅孩子们愿意学,家长们也都很支持。为了不耽误教学安排,学校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授课。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吹歌艺术团的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
“刚开始爸妈怕影响学习,没让我报名。可我真的很喜欢,后来还是坚持报名学习了。”10岁的周铂伦学习的是唢呐,他告诉记者,不管今后怎样,他都会坚持学习唢呐。
    2016年,冀中职业学院还开办了民间技艺(缂丝方向)专业,面向全社会招生。全市各中小学校也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大力介绍非遗相关知识,宣传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推广普及非遗知识。市文化馆还在各中小学中开设了“非遗展览和非遗讲堂”,组织优秀非遗节目进校园专场举办演出,通过巡展、巡讲、巡演活动,掀起广大师生热爱、学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知声腔国粹: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提升艺术素养“老师,您唱得真好!”
“老师,我可以跟您学戏吗?”……
    5月25日,当一曲曲悠扬婉转的河北梆子选段在启明中学操场唱响,瞬间便点燃了广大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好奇与热情。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知声腔国粹、爱家乡文化”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普及传统戏曲文化知识,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到戏曲的艺术魅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据市教育局思政体卫科科长杜军介绍,教育系统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戏曲知识,依托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定州秧歌等戏曲形式,结合我市地域文化特色,选择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学生欣赏、学唱的戏曲经典曲目和名家名段作为进校园的推荐曲目、剧目,组织全市戏曲工作者、艺术家、定州秧歌传承人等深入学校,通过现场教演、戏前说戏、交流互动等形式,将戏曲知识传授给学生,加深学生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目前,‘戏曲文化进校园’已走进69所中小学校,学生观看达7万多人次,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好评。”杜军说。
    此外,我市还开展了戏曲志愿者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戏曲艺术家、优秀民间艺人等30余人,组成戏曲志愿者队伍,走进校园与学校戏曲社团结对子,形成“一人一学校,一校一社团”的格局。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进剧场、进剧团,开展戏曲排练观摩、角色和行当体验互动等活动,激发孩子们对戏曲的热爱,努力营造浓厚热烈的戏曲传承氛围,形成戏曲传承发展的长效机制。
    继承传统,以文化人。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既让广大同学感受到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又让传统文化进入了青少年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为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一泓清泉。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