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饮食上更是如此。从食品紧缺到供应充足,从种类单一到品种丰富,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营养又健康。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普通市民的年夜饭上,看看百姓的年夜饭餐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凭票排队买年货,到酒店吃顿团圆饭
“如今过春节,超市里的食品种类多、品种全,肉蛋奶、水果蔬菜、干果点心等啥都有,想吃啥就买啥。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说起备年货的经历,70岁的退休职工张慧娴感慨颇深。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夜饭不仅是每个家庭春节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更是一家老小的憧憬与期待。“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上的商品还不丰富,许多食材必须凭粮票、油票、肉票等票据才能买到,而门市部、供销社则是商品供应的主渠道。”张慧娴说,为了能让家人吃上一顿相对丰盛的年夜饭,往往要提前几个月把各种票证凑齐。春节前夕,国营食品门市部、供销社等地就挤满了凭票购物的市民,有的甚至全家出动,分别排队,生怕晚了买不到年货。
为了能买点紧俏的鱼、鸡等食品,市民往往凌晨两三点就到商店窗口排队。即使这样,还要花七八个小时才能买到。“大冬天手脚都冻僵了,为的就是年夜饭桌上有碗蒸带鱼,添锅母鸡汤……”张慧娴说,那个年代买肉和现在不同,如今人们买肉都选瘦肉,而当时却是肥肉最抢手,一来油水大,吃着香;二来还能熬点猪油,用猪油炒菜,用油渣包饺子,可以改善一下日常的伙食。
“每到腊月三十,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年夜饭,所以主妇们拼力也会拾掇出三四道荤菜。”张慧娴说,“大菜”通常是一大海碗杂烩菜和清炖鸡块之类的,能吃上红烧鱼的人家很少。餐桌上再配上白糖拌苹果、梨等孩子们爱吃的水果,就算是过年了。当年,张慧娴每月工资三四十块钱,除去日常花销,基本上都得搭在吃上,可仍然吃不好。
进入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商品逐渐丰富起来,副食品供应变得越来越充裕,许多商品不再凭票购买了。
“人们富裕了,商品丰富了,蔬菜、瓜果、蛋、禽、肉类等摆上货架,年夜饭也丰盛多了。”张慧娴说,单拿猪肉的做法来说吧,或做红烧肉,或蒸四喜丸子,敞开吃,管饱管够。那时的年夜饭一般有八大碗,荤素搭配,满满一大桌,一家人吃得十分高兴。
到了90年代中期,百姓年夜饭的餐桌逐渐转移到酒店。此后十余年间,张慧娴家的年夜饭都是在酒店吃。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虽说年前也准备了不少东西,但还是觉得全家人在饭店聚聚,有种别样的心情。”张慧娴的女儿孙岩说,“在酒店过除夕的原因,一来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怕他们太劳累;二是家里地方小,吃起来也不方便,所以我们兄妹俩就轮流订年夜饭,第一年吃八大碗,第二年吃火锅,第三年吃个海鲜……”
这些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悄然改变,大鱼大肉正被“嫌弃”,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则成为“时尚”。“我妈常说,现在平常的日子就像过年,所以过年吃啥也不新鲜。”孙岩说,过年过的就是个“团圆”,所以我家又把年夜饭搬回家里,包素馅饺子,弄盘无刺鱼,切只烧鸡,烧个“全家福”……菜式简简单单,一家老少热热闹闹地也很开心。从杀年猪才算过大年,到天天吃肉不新鲜
1962年出生的长安办新兴庄村民刘立姑,如今正在带孙子。提起饮食的变化,她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最明显的变化,肯定就是原来吃不饱、吃不好,现在是想吃啥就吃啥,可还不敢多吃!”
上世纪七十年代,刘立姑只有十几岁。“小时候,一年到头吃的都是窝头加咸菜,白面馒头、带肉腥的炒菜根本别想。”刘立姑说,所以孩子们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过年,因为过年会杀年猪,吃炖肉。
进入腊月,许多农民都高高兴兴地把养了一年的肥猪宰杀,精细的好肉拉到集市上卖掉换钱,剩下猪头、猪骨及卖相不好的肉自己留着吃,一碗猪肉水饺和一大盆猪肉白菜粉条杂烩菜,便是一顿解馋的年夜饭。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的日子开始好起来。“分田到户第一年麦收时,我们全家打了一宿麦子,母亲既兴奋又疲惫地说,‘这样打两宿也不嫌累,这下你们弟兄几个就有饭吃了。’”刘立姑说,改革开放不仅让大家吃上饱饭,还让大家有钱挣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而农妇在家养猪、养鸡贴补家用。乡亲们凭借勤劳的双手走上富裕路,年夜饭也变得更加丰盛,年糕、烧鸡、豆腐、炖鱼等都端上了餐桌。
如今,刘立姑家的年夜饭餐桌更加丰富了。“除了自家地里产的新鲜蔬菜,还有从超市买来的鸡鸭鱼肉、海鲜等,不比城里人吃得差。”刘立姑说,这些年,她家也赶起时髦,开始在城里的特色酒店预订年夜饭。
近几年,随着农村实施环境改造提升行动及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家家户户养猪的场景早已不再。“虽然不杀年猪了,可餐桌上的猪肉却一年到头没断过。”刘立姑说,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遍布城乡,什么时候都能买到新鲜猪肉。连年夜饭上倍受宠爱的猪肉水饺,也变成了韭菜鸡蛋、西葫芦虾仁等馅料。
40年来,百姓的年夜饭由简单到丰富,又从丰富到健康,这一变迁既展示出改革开放给普通群众带来的实惠,又反映出百姓生活的富足与美好。记者张晓红
从凭票排队买年货,到酒店吃顿团圆饭
“如今过春节,超市里的食品种类多、品种全,肉蛋奶、水果蔬菜、干果点心等啥都有,想吃啥就买啥。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说起备年货的经历,70岁的退休职工张慧娴感慨颇深。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夜饭不仅是每个家庭春节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更是一家老小的憧憬与期待。“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上的商品还不丰富,许多食材必须凭粮票、油票、肉票等票据才能买到,而门市部、供销社则是商品供应的主渠道。”张慧娴说,为了能让家人吃上一顿相对丰盛的年夜饭,往往要提前几个月把各种票证凑齐。春节前夕,国营食品门市部、供销社等地就挤满了凭票购物的市民,有的甚至全家出动,分别排队,生怕晚了买不到年货。
为了能买点紧俏的鱼、鸡等食品,市民往往凌晨两三点就到商店窗口排队。即使这样,还要花七八个小时才能买到。“大冬天手脚都冻僵了,为的就是年夜饭桌上有碗蒸带鱼,添锅母鸡汤……”张慧娴说,那个年代买肉和现在不同,如今人们买肉都选瘦肉,而当时却是肥肉最抢手,一来油水大,吃着香;二来还能熬点猪油,用猪油炒菜,用油渣包饺子,可以改善一下日常的伙食。
“每到腊月三十,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年夜饭,所以主妇们拼力也会拾掇出三四道荤菜。”张慧娴说,“大菜”通常是一大海碗杂烩菜和清炖鸡块之类的,能吃上红烧鱼的人家很少。餐桌上再配上白糖拌苹果、梨等孩子们爱吃的水果,就算是过年了。当年,张慧娴每月工资三四十块钱,除去日常花销,基本上都得搭在吃上,可仍然吃不好。
进入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商品逐渐丰富起来,副食品供应变得越来越充裕,许多商品不再凭票购买了。
“人们富裕了,商品丰富了,蔬菜、瓜果、蛋、禽、肉类等摆上货架,年夜饭也丰盛多了。”张慧娴说,单拿猪肉的做法来说吧,或做红烧肉,或蒸四喜丸子,敞开吃,管饱管够。那时的年夜饭一般有八大碗,荤素搭配,满满一大桌,一家人吃得十分高兴。
到了90年代中期,百姓年夜饭的餐桌逐渐转移到酒店。此后十余年间,张慧娴家的年夜饭都是在酒店吃。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虽说年前也准备了不少东西,但还是觉得全家人在饭店聚聚,有种别样的心情。”张慧娴的女儿孙岩说,“在酒店过除夕的原因,一来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怕他们太劳累;二是家里地方小,吃起来也不方便,所以我们兄妹俩就轮流订年夜饭,第一年吃八大碗,第二年吃火锅,第三年吃个海鲜……”
这些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悄然改变,大鱼大肉正被“嫌弃”,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则成为“时尚”。“我妈常说,现在平常的日子就像过年,所以过年吃啥也不新鲜。”孙岩说,过年过的就是个“团圆”,所以我家又把年夜饭搬回家里,包素馅饺子,弄盘无刺鱼,切只烧鸡,烧个“全家福”……菜式简简单单,一家老少热热闹闹地也很开心。从杀年猪才算过大年,到天天吃肉不新鲜
1962年出生的长安办新兴庄村民刘立姑,如今正在带孙子。提起饮食的变化,她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最明显的变化,肯定就是原来吃不饱、吃不好,现在是想吃啥就吃啥,可还不敢多吃!”
上世纪七十年代,刘立姑只有十几岁。“小时候,一年到头吃的都是窝头加咸菜,白面馒头、带肉腥的炒菜根本别想。”刘立姑说,所以孩子们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过年,因为过年会杀年猪,吃炖肉。
进入腊月,许多农民都高高兴兴地把养了一年的肥猪宰杀,精细的好肉拉到集市上卖掉换钱,剩下猪头、猪骨及卖相不好的肉自己留着吃,一碗猪肉水饺和一大盆猪肉白菜粉条杂烩菜,便是一顿解馋的年夜饭。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的日子开始好起来。“分田到户第一年麦收时,我们全家打了一宿麦子,母亲既兴奋又疲惫地说,‘这样打两宿也不嫌累,这下你们弟兄几个就有饭吃了。’”刘立姑说,改革开放不仅让大家吃上饱饭,还让大家有钱挣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而农妇在家养猪、养鸡贴补家用。乡亲们凭借勤劳的双手走上富裕路,年夜饭也变得更加丰盛,年糕、烧鸡、豆腐、炖鱼等都端上了餐桌。
如今,刘立姑家的年夜饭餐桌更加丰富了。“除了自家地里产的新鲜蔬菜,还有从超市买来的鸡鸭鱼肉、海鲜等,不比城里人吃得差。”刘立姑说,这些年,她家也赶起时髦,开始在城里的特色酒店预订年夜饭。
近几年,随着农村实施环境改造提升行动及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家家户户养猪的场景早已不再。“虽然不杀年猪了,可餐桌上的猪肉却一年到头没断过。”刘立姑说,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遍布城乡,什么时候都能买到新鲜猪肉。连年夜饭上倍受宠爱的猪肉水饺,也变成了韭菜鸡蛋、西葫芦虾仁等馅料。
40年来,百姓的年夜饭由简单到丰富,又从丰富到健康,这一变迁既展示出改革开放给普通群众带来的实惠,又反映出百姓生活的富足与美好。记者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