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利(右一)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
记者赵子超、实习生王甜甜
“王大妈,您最近身体好吗?给您送的棉衣合身吗,棉被暖不暖和?”日前,南城区民政所长张亚利走访贫困户时详细询问着老人的状况。
南城区办事处辖44个村街社区,脱贫攻坚工作涉及19个行政村,共88户262人,这些贫困群众的情况张亚利都了如指掌、熟记在心。“精准扶贫不用心是做不好的,只有换位思考、以心贴心,把政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扎扎实实把扶贫脱贫工作推向前进。”张亚利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要想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就要先了解困难群众的情况,尤其是作为民政所长,更要及时掌握贫困人口的动态,因此入户走访就成了张亚利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
“现在随便说出一个人名,我就知道他家住哪儿,家里有几口人,致贫原因是什么,脱贫措施又是什么。辖区里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都在我脑子里。”张亚利笑着说,去年4月份以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入户走访,辖区内260多户贫困户每家至少走访过3遍。
在走访中,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让张亚利感触很深,尤其是北陵头村刘素尔家中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一进门,就看到院子里到处都是垃圾,后来了解到她老伴去世了,儿子又患有精神疾病,平时就靠捡废品维持生活。”张亚利说,“我们立刻对院子进行了打扫,后来还帮助她儿子办理了低保,每个月能领到400多块钱,缓解了家中的生活压力。”不仅如此,张亚利还每周都去刘素尔家中探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事没事去贫困户家串门已经成为了张亚利的生活常态,每个贫困户她都装在心里,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
随着天气不断转凉,张亚利号召同事们积极捐赠衣物,尽最大努力帮贫困群众过冬。“我们共筹集到了200多件衣服,虽然是旧的,但每件都洗得干干净净,代表的是大家的一份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张亚利说。用心谋定帮扶新思路
“南城区88户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或因残,但每家每户情况又不一样,只有因户施策,结合每户的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才能确保扶贫质量。”张亚利说。
纸方头50多岁的村民张荣芝身患慢性病,老伴去世,膝下又无子女,和80多岁的婆婆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张亚利积极申请资金,给她买了80多只蛋鸡进行养殖。
“一开始我还有些犯难,以前没养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养,后来张所长帮我请来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手把手的教我。”张荣芝说,“现在我已经轻车熟路了,这样不但在家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老人,真是太好了!”
张荣芝现在养殖的蛋鸡每个月能产蛋80多斤,按市场价格算每个月能收入300多元,让她感觉生活压力减轻了不少,张荣芝逢人便夸:“多亏了张所长,俺才有了今天。”
此外,张亚利还积极联系人保财险公司,为辖区内88户贫困户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在贫困户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同时,增加第四重保障,防止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
扶贫路上全家动员
一户户贫困户找到了工作,生活逐渐有了保障,孩子们也有了学上……回想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张亚利心理倍感欣慰。
自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张亚利在单位比在家多,和贫困户在一起的时间比陪孩子的时间多。“家人的支持让我工作起来更投入、更有信心。”张亚利说,家人对自己的扶贫工作给予了莫大的理解和支持。
“白天入户走访,晚上回到单位还要整理档案,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多,回家了倒头就睡,话都顾不上说。”王亚利笑着说,“儿子不但没有怪我,还帮我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张亚利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去年8月份正是扶贫工作最忙的时候,正巧儿子放暑假在家,每天看到妈妈早出晚归非常辛苦,他便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天晚上11点,张亚利突然接到单位通知,要修改扶贫系统数据并且要在第二天12点前完成,而需要修改的信息足足有400多条,工作量巨大。“当时情况紧急,只能让儿子帮忙了。”张亚利对儿子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两人就开始工作。终于在天亮之前将信息全部修改完毕,确保了第二天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不仅儿子支持我,爱人也给予了我很多理解。”张亚利说,“前段时间,母亲和婆婆都因病住院,爱人请假每天精心照料,却没通知我,怕影响我的工作,我从心底里感谢他。”
“真正的扶贫不只是送政策,还要带着感情润物于无声。贫困群众就如同我的家人一样,走在扶贫攻坚的路上,我有信心!”张亚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