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正在农家书屋阅读。
记者赵海涛
“咚咚锵、咚咚锵……”隆冬的午后,留早镇高就村文化广场上人声鼎沸,鼓乐喧天,“迎春”文艺汇演彩排正在火热进行。文艺队整齐的舞步、飒爽的身姿,让围观群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欢呼喝彩声。
村民张文广正在用自拍杆撑着手机,对台上的舞蹈进行“专业”录制。“媳妇就在队里排练呢,还有不少街坊邻里,她们平时一有时间就抓紧练习。”张文广说,自己家离文化广场特别近,到这里帮忙“录像”是舞蹈队安排给他的固定“工作”。
在高就村,昔日的农民成了舞台的主角,他们自编、自导、自演,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群众熟悉的生活“底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精神力量。新农村需要文化大舞台
高就村紧邻大辛庄镇,位于大辛庄镇苗木特色种植圈内,2010年前后,全村一半的土地流转出去种植了苗木。“土地流转后,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老人照看孩子和家里。”高就村党支部书记彭永说。
由于文化生活匮乏,村民活动没有去处,每天搓麻将的哗哗声不绝于耳。部分村民东家走、西家串,说闲话、闹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村里的文明和谐。
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专门召开了村民大会,号召大家积极参加唱歌、跳舞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村“两委”干部孙计坡说。
村“两委”积极与部分村民协调,将大街商铺前的空地提供给广大村民开展文娱活动。“虽然有了活动地点,但由于是在路边,来往车辆较多,存在不安全因素,而且也没有照明灯,晚上无法开展活动。”村民赵洪梅说。
“为了真正解决好村民们反映的问题,村里通过一事一议和自筹的方式,筹集资金20万元,在村中心建设了一个16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彭永说,村里还不断充实农家书屋,使图书数量达到5000余册,种类近10种,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正在扭秧歌的村民郭路灯特意停下脚步说:“不忙的时候,我和妻子白天去农家书屋看书,到了傍晚就一起到广场扭秧歌,这样的生活不比城里差!”群众是舞台的真正主人
今年43岁的村民席同亚,这些天格外忙碌。“白天得和大伙商量新春演出节目的主题曲、编舞等,晚上还要组织排练,天天马不停蹄。”席同亚笑着说。
席同亚是高就村广场舞一队的负责人,而一队也是村里最早的广场舞队伍,2011年组建,现在有队员近20人。“队伍成立以来,编排了10多个节目,在周边村、镇和市里演出了近百场。”说起这些年广场舞队取得的成绩,席同亚十分骄傲。
“目前,村里共有3支广场舞队,辐射带动全村近500人参加活动。”彭永说,最高兴的还不是快速发展的广场舞队伍,而是村里重新组织起来的锣鼓队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就有一套锣鼓,后来就慢慢地没人敲了,广场舞兴起以后,锣鼓也被大家拾起来,现在的锣鼓已经发展到4套。”
48岁的村民李兰喜是村里的第二代锣鼓手,“我的鼓是跟父亲学的,当年他是村里鼓队的骨干,大鼓也放在我家里,每天放学,我都缠着父亲学一段。”李兰喜说,一辈子热爱锣鼓的父亲没有赶上鼓队兴旺的日子,自己会继承他的事业,把今天的幸福生活用鼓声表达出来。
如今的高就村,动听的广场舞音乐和欢快的锣鼓声每天都响起,到处是村民们的欢声笑语。村民王国乾告诉记者:“以前大家只能在文化部门来村里搞活动时,一块热闹热闹,现在不但可以随时看到节目,还能亲自参与其中,真得太好了。”文化转动“大”风气
广场舞跳起来,锣鼓敲起来……文化娱乐活动不仅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村里的风气。
“编舞排练,哪还有时间论家长里短,村民打麻将的少了,惹是生非的少了,乡风文明了。”广场舞二队负责人郑红丽说,“以前村里有妯娌见面都不搭腔,后来参加广场舞队时一块儿排练演出,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在高就村,除了热热闹闹的文艺节目,街道两旁的文化墙,让人时刻感受到村里的和谐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邻里相处的标语、党的各项惠民政策......
“我们采取漫画、书法、谚语、歌谣、顺口溜等多种村民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让本来枯燥单调的墙面生动起来。”彭永说,他们将继续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把“文化墙”建成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文化娱乐墙、美德教育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