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记市戏剧协会副会长、兴定秧歌剧团业务团长相巧英

时间:2019-01-23 13:59:02  来源:  作者:


图为相巧英正在表演秧歌戏。□记者赵海涛
    临近年关,市戏剧协会副会长、兴定秧歌剧团业务团长相巧英格外忙碌。“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三,我们准备在崇文街小舞台表演秧歌戏经典曲目,给广大市民送去新春祝福。这不,剧目刚刚选定,得组织大伙好好练练,不能出一点差错。”相巧英向记者介绍。
    今年57岁的相巧英,是定州秧歌戏第六代传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或许是常年学戏的缘故,时光仿佛在她身上过得很慢,一点不像年近耳顺的人,面色红润,身段窈窕,说话嘹亮、中气十足。从小结下戏曲缘
    说起与定州秧歌的缘分,还得从相巧英小时候说起。相巧英的娘家在新乐市南大岳镇相家庄村。“村里有戏班子,可以经常听戏。”相巧英说,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戏曲,再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到中学时,她已自学掌握了不少唱段,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后来,相巧英嫁到开元镇李家佐村。1981年的农历正月,村里请来秧歌剧团演出,正是这次演出,让她与定州秧歌结缘。
    “精彩的唱段、鲜明的人物、生活化的语言,一下子就打动了我。”初次接触定州秧歌,相巧英欣喜若狂,“那几天,秧歌剧团演了几场,我就追看了几场,真是越看越爱看,打心眼儿里喜欢。”相巧英说,经过考虑后,她下决心要学唱定州秧歌。
    经过多方打听,相巧英找到了秧歌戏第五代传承人张合群家中。在询问了相巧英的基本情况后,张合群收下了这个徒弟。“正式拜师后,我就跟着师父学秧歌,主唱青衣和小旦。因为有点戏曲底子,所以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能上台演出了。”相巧英说,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经历让她终生难忘。
    “当时,我演了《三进士》里面的一个小旦。可由于太紧张,演出并不成功。”相巧英回忆说,“在台后我听到有观众说,这人一听就是初学的,词都说不利落……”
    第一次演出的失利,并没有让相巧英消沉下去,反而激发了她学好戏、唱好戏的斗志。“秧歌戏学会容易,可真正要唱好却并非易事。”相巧英说,“我决心认认真真地从基本功练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唱功,把定州秧歌发扬光大。”在继承中求创新
    凭着对秧歌戏的热爱和决心,相巧英一边坚持演出一边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相巧英的青衣、小旦表演之路越走越宽,逐渐成长为能在曲目中挑大梁的“台柱子”。
    2008年,兴定秧歌剧团正式成立,给相巧英的艺术生涯带来转机。她被邀请担任剧团的业务团长和领衔主演。“与村里的戏班相比,秧歌剧团设备齐全、力量雄厚,规模也更大。”相巧英说,“从街头的‘小戏班’走上城市的‘大舞台’后,赴外地演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对每名演员的唱念坐打等基本功和剧目演出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更广阔的舞台和观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相巧英通过拜访老艺人、学习借鉴其他剧种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在相老师的参与组织下,我们剧团共排演了《三进士》《三拜花堂》《借女吊孝》《杨二舍化缘》等18个传统剧目,改编传统剧目《安安送米》1个。”团长解计英骄傲地说,《安安送米》还获得了省文化厅项目资助,并被搬到了省话剧院演出,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除了排演传统剧目,相巧英还积极参与新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在大型历史古装剧《秧歌情》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该剧讲述苏东坡在定州做知州时,为官清正廉明,关心百姓疾苦。相巧英充分发挥出自己高超的艺术水平,演出获得成功,并被评为保定市“五个一”工程奖,多次在电视台进行播放。
    2012年,在现代秧歌小戏《双插门》中,相巧英扮演的是兰花母。“该剧主题是移风易俗,讲述了男方到女方家落户的故事,剧情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群众非常喜爱。”相巧英说,凭借该剧,她不仅荣获河北省第十届燕赵群星奖,还在我市各乡镇(办)巡回演出了100多场次,剧团也因此被保定市委评为十佳先进文化企业。将定州秧歌送进千家万户
    作为常年活动在基层的文化团体,相巧英和团员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定州秧歌送进千家万户,让群众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在东留春乡佛店的演出,让我印象十分深刻,那天的演出时间很长,乡亲们都顾不上回家吃中午饭,一直围在舞台前。”想起乡亲们对定州秧歌的热爱,相巧英的心里充满幸福感和自豪感,“面对热情的观众,我们即使不休息,也要让大伙好好过过戏瘾。”
    10年来,兴定秧歌剧团在曲阳、阜平、清苑、安国、博野、蠡县、高阳、行唐等周边县市,共演出2500多场。同时,还积极参加我市组织的送戏进校园活动,仅2017年5月至7月就送戏50多场次。“每到一处,剧团都受到观众的热情欢迎,还收到锦旗100多面、镜匾3块、赞扬信多封。”相巧英说,她们还多次受到保定市电视台邀请,进行演出和节目录制。
    2017年,市秧歌戏传承传播基地成立后,相巧英又主动请缨,担任基地的任课老师。“她不仅是业务团长,更是一个一丝不苟、艺德高尚的演员,她对秧歌戏的热爱和工作时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年轻演员仝晓梅说,相巧英老师是在用生命点燃秧歌戏的传承发展,是她们的人生榜样。
    “看到学习、传承秧歌戏的人越来越多,我感到很欣慰。”相巧英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秧歌艺术多培养些后备力量,将定州秧歌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