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片。记者张玉凤摄 记者赵海涛
路边的破砖烂瓦难觅踪影,大街上的塑料袋“不翼而飞”,各家门前清清爽爽,身穿“黄马甲”的保洁员穿梭在大街小巷……在我市广大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如火如荼推进,一道道靓丽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
今年以来,我市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坚持市、乡、村联动,紧盯问题短板,硬软件齐抓,打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攻坚战,使全市农村面貌“大变样”,农村品质提档升级。
高标准推进,革除群众生活陋习
“以前有垃圾随手乱扔,现在大家都自觉放进垃圾桶里,保洁员按时进行清理。”清风店镇南支合村民高金哲高兴地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心情都变好了。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关键在村民。在治理过程中,我市坚持环境整治与转变群众观念相结合,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高音喇叭、宣传车辆、条幅标语、宣传栏、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治理宣传,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各村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巡查,并设立“8431088”投诉热线,开通微信平台投诉渠道,不断提升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每10户1个公用垃圾桶,每50户1个垃圾桶摆放点的标准,我们对全市农村配备了2万余个垃圾桶,有效解决了垃圾无处投放的问题。”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服务中心主任王健介绍,为全面规范村民乱倒垃圾行为,该局组织开展了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清理行动。去年,共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335个、铁路沿线垃圾点65处,清理积存垃圾728024立方米。“今年,我们继续加大对高铁、高速沿线垃圾的巡查力度,避免非正规垃圾点死灰复燃。”王健表示。
城乡环卫一体化,让乡村环境焕新颜
垃圾收集起来了,下一步的问题如何处理?“2018年,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2台焚烧炉的日处理能力达700吨左右,可基本满足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需求。”王健说。
同时,我市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着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现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市场化服务全覆盖。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以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环卫公司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的清运处理等。
在第二批列入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的高蓬镇钮店村,街道宽敞整洁,垃圾桶摆放整齐、桶壁干净,保洁员张新楼正在将捡来的垃圾放进垃圾桶里。这些垃圾将由垃圾转运车拉到高蓬镇垃圾中转站,经过压缩处理后,最终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
据了解,像这样的垃圾中转站,我市共建有16座,覆盖全市25个乡镇(办)的485个村庄,日均清运垃圾400余吨。此外,我市还配备了侧装垃圾车115辆,垃圾转运车7辆,进一步提升了垃圾运转能力。
王健介绍,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理模式基本形成。
严格管理,建立保洁长效机制
8月10日下午4点半,清风店镇工作人员张跃磊将各村卫生检查结果逐村登记,这是他负责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考核工作以来,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去年以来,为强化对垃圾处理运营单位和作业人员工作质量、管理水平的考核与监督,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我市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作业考核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办)政府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责任主体,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村庄生活垃圾治理的日常检查和考核。”王健说。
另外,我市还明确了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及作业标准、公路环境卫生管理及作业标准、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及作业标准等。对作业质量不达标的环卫公司扣罚相应的运营费用,对不能完成治理任务的乡镇及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为配合问责制度实施,我市成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领导小组,设立农村垃圾治理日常管理机构,对乡镇组织领导、环卫管理机构设立、管理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考核,确保做到层层监督。
“农村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村民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中,村民们慢慢摒弃乱丢乱扔、乱堆乱放的陋习,养成了自觉呵护环境、讲究卫生的生活习惯,村风民风家风悄然改变,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已在全市开花结果。”王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