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东留春乡70岁夫妻 我自豪,我和新中国共成长

时间:2019-09-25 13:30:13  来源:  作者:


张建平、陈新花在侍弄葡葡架。记者赵海涛、见习生姚若璇

    “我们与新中国同龄,作为国家发展的见证者,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1949年出生的张建平、陈新花是东留春乡西王耨村的一对普通夫妇。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富强和农民生活的改变。在艰苦岁月中长大
    见到张建平、陈新花夫妇时,他们正在自家小院里侍弄葡萄架,“今年雨水好,葡萄长得又大又甜,快尝尝。”见到记者进门,夫妇二人十分热情,谈起70年来生活的变化,便滔滔不绝……
    张建平、陈新花都是西王耨村人,张建平家里兄弟姊妹8人,他排行第4,陈新花家兄弟姊妹4人,她是家中的老小。夫妻二人小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饿”。“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吃饱饭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张建平说,“当时,家家户户吃大锅饭,每天只有红薯面、玉米皮、玉米尖等做的饼子、窝头,甚至榆树叶也成为常吃的‘绿色食品’。”
    张建平、陈新花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时才能买上几斤肉,打发一下肚里的馋虫。“那时可不像现在家家愿意买瘦肉,肥肉才是最受欢迎的。因为肥肉既可以熬成油平时做菜用,熬出的油渣还能包饺子、蒸包子。”张建平说。
    主食不充裕,零副食在农村更是难得的食物。张建平说,他12岁才吃到第一颗糖,“那是在北京工作的表姑回家探亲带来的,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即使过去50多年,那颗糖的美味,还一直深深印在张建平的脑海里。
    除了吃不饱,住和穿也是那个年代面临的问题。那时候,张建平家的房子跟大多数农民一样,也是破破烂烂,而且一住就是很多年。“我们穿的几乎都是用粗布缝制的衣服,而且多是父母穿过后经过裁剪,再给孩子们继续穿。”张建平心酸地说。
    靠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1976年,张建平和陈新花经媒人介绍领证结婚。张建平说,他们结婚时,已经开始流行“三转一响”了,但因为家里穷,只买了一辆飞鸽牌的自行车。没有彩礼,没有新房,也没有婚纱照,亲戚们凑钱一块吃了一顿饭,便算是正式结为夫妻了。
    “那会儿虽然物质缺乏,生活条件不好,但大家都乐观、积极。”陈新花说,他们坚信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在此背景下,张建平夫妻分到了自主经营的责任田。
    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张建平和陈新花的积极性大增。“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根本不知道啥叫累。”张建平笑着说,刚分田到户那会儿,也没啥机械,从种到管再到收,全靠人力,“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其他三季基本上都守在地里,看着庄稼一天天的长起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包产到户第二年,家里就能全年吃上白面馒头了。
    1984年,夫妻俩省吃俭用,买了一头毛驴,结束了全靠人力生产的历史。“1991年,我家又换了农用三轮车,承包了苹果园,一年能收入四五千元了。”张建平感慨道。
    “进入新世纪,国家又免除了农业税,种地还给补贴,好政策一个接着一个。”张建平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成了主流,种地更加简单方便,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儿。安享幸福美好新生活
    2010年以后,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张建平和陈新花终于放松下来。“两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孙辈们都在市里上学不用操心,家里家外各种电器、车辆都齐全了,做饭洗衣、出门串户干啥都方便,日子真是越来越舒心。”陈新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平日里,陈新花除了打扫院子,侍弄小菜园,还经常到村里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每天吃完晚饭,和姐妹们跟着欢快的节奏跳起来,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情操,别提多美了。”陈新花说。
    张建平也有自己的爱好———看新闻。他说,从新闻上能了解很多国家大事,尤其是国家的惠农好政策。“如今国家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出台的政策越来越多,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就拿我们村来说吧,以前都是低矮的平房和瓦房,道路都是泥路,晴天灰尘滚滚,雨天坑坑洼洼。现在二层小楼一家接着一家,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村里还配备了专门的环卫工人,垃圾定时清、街道定时扫,村里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张建平开心地说。
    一晃70年过去了,从青春年华到现在古稀之年,张建平和陈新花相濡以沫,风风雨雨走过几十年,夫妻俩举手投足间都是默契。回想70年来的一幕幕,两人很是感慨:“我们这代人和新中国同龄,国家困难时,我们也困难;国家变好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祝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