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峥嵘岁月永追忆革命精神代代传

时间:2019-12-03 10:44:31  来源:  作者:


李俊须老人向记者展示收藏的纪念章。 记者程文昭、张春红

    “这个是抗美援朝纪念章,这个是华北解放纪念章,这个是解放西北纪念章……这还只是一小部分,许多纪念章都丢失了。”日前,在明月店镇三十里铺村,87岁的李俊须老人打开自己多年的收藏,一一介绍。
    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入伍,夫妻两人携手奔赴抗美援朝战场,退伍回村建设家乡,老人如今虽然头发花白,但一说起当年的经历,就像换了个人一样,精神焕发。
    忆往昔峥嵘岁月刻骨铭心

    1933年,李俊须生于曲阳县一个普通村庄。住泥草房、穿麻布衣、吃糠咽菜,幼年丧父的李俊须受尽了生活的种种磨难。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在李俊须的老家附近驻扎。
    “只有解放了全中国,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过。”抱着这样的想法,在母亲的支持下,14岁的李俊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那时候,戴着大红花入伍,别提多光荣了。”李俊须老人回忆说,“组织上考虑我年龄太小,先让我负责后勤工作,后来又调到卫生队当卫生员。”
    华北解放后,李俊须又随部队转战西北。那个年代条件艰苦,医疗环境更是异常恶劣。“止血用的绷带都是重复使用的。”李俊须说,冬天的时候,河水冰凉刺骨,李俊须的手经常被冻得红肿开裂。
    “去战场搬运伤员的时候,看到战士们轻伤不下火线,身体负伤流血也顾不上包扎,一直往上冲。战场上的战士流血牺牲都不怕,我这点苦算什么。”回忆战火纷飞的岁月,老人动情地说道。
    1949年初,李俊须所在的部队在陕西驻扎。在连队的介绍下,李俊须认识了大自己6岁的陈平。“他那时候是排长,人长得也精神,而且因为战斗英勇,多次被嘉奖。”回忆当时,李俊须笑着说。
    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当时也没什么仪式,就是大伙儿在一起吃了个饭。第二天,他就又重新奔赴战场了。”李俊须说。
    夫妻二人共赴朝鲜战场

    1951年年初,李俊须、陈平夫妇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一同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上战场就意味着有可能流血牺牲,但有国才有家,为了保卫国家,我们什么都不怕。”李俊须说,“那个特殊时期,没有花前月下,有的只是保家卫国的情怀。”
    前线打得激烈,伤员不断被转运下来。“缺手、缺脚的伤员随处可见,有的伤员甚至肠子都裸露在外面。”想起当初战争的惨烈,李俊须仍记忆犹新。
    “一上战场就什么都不怕了。”李俊须说,战争是残酷的,流血牺牲是常有的事。战场上没有屋住,只能在荒郊野外蜷着睡,或在战壕里、防空洞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或树墩上打个盹儿。伙食每天只有一餐大米,其余是吃高梁、玉米。敌人来了,没吃饱,也要拿起枪杆子去打仗。
    虽然都在前线,但是两人却没有联系。“他在前线战斗,我是后方的卫生员。同在战场,对方却音讯全无。”李俊须说,“但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一次,陈平在战场上负伤。隔了五六天后,李俊须才得到消息。“等我赶过去的时候,他早已经脱离了危险,到后方养病。”虽然嘴上说的轻松,可看到陈平腿上包扎的厚厚绷带,李俊须早已哭红了双眼。
    复员回乡携手建设家乡

    1954年,李俊须夫妇随部队回国。当年9月,按照组织安排,两人复员回到了陈平的家乡———三十里铺村。当时,村里正处于建设初期,李俊须夫妇回乡后,就开始带领村民们建设家乡。
    1958年,村里成立人民公社。“部队给了我俩8000多的复员费。”李俊须回忆说,这些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回村后,夫妻俩看到村里缺少必要的生产用具,就把钱全部拿了出来,给村里添置生产工具。
    “买了骡子、马,还有车和锄头、耙子等工具。”李俊须笑着说,“买回来的时候,村民们别提多高兴了。”
    钱都捐给村里了,家里则能省就省。“听党话,跟党走,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坚定信念。”李俊须说。
    不仅如此,夫妻俩更是带头参加劳动。由于多次受伤,陈平的身体一直不好,腿也留下了后遗症,走路一瘸一拐的。可即使这样,陈平也经常带病参加劳动,炊事员、饲养员……只要力所能及,陈平都干过。
    李俊须在照顾公婆和孩子的同时,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72年,由于患病等原因,陈平不幸去世。当时,李俊须最小的儿子才9岁,大女儿也刚刚成年。看着4个孩子,李俊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改革开放后,在老人的支持下,大儿子和女儿都选择了外出经商。1984年,小儿子陈铁保参军入伍,光荣的接过了父母手中的钢枪。“作为一名军人,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去当兵,为国家做贡献、报效祖国。”李俊须说,“为了新中国,多少战士牺牲在战场上,能够活到现在,看到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感动。”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