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左)正在检查施工工地降尘设备 记者赵子超
“环保工作是一份荣耀的事业,不可计较付出与回报。”在刘超看来,环保人是“战士”,为荣誉而战。为了守住这份初心,刘超以满腔热情奔走在环境监察一线。
刘超今年35岁,2018年1月担任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境监察队队长以来,他深钻业务,紧盯污染节点,严把污染关口,在执法过程中铁面无私。今年,刘超被省大气办评为“美丽河北·优秀蓝天卫士”。
蓄能充电强业务
环境监察队成立于2018年,包括刘超在内的所有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环境监察工作,面临着业务不精、人员不足、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
“当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业务不熟悉,以前大家都没接触过,工作开展起来存在困难。”刘超说,“要想把工作干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环境监察执法需要熟知相关法律条款,刘超就将常用的法律法规单独整理出来,和队员们一起学习,涉及到哪些行业,就找来哪些行业的专业书籍认真阅读。看书学、上网学、向同事学,监察队的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最初进入现场开展工作时,很多违规工地、企业对监察队不认可,不配合,以各种理由逃避责任和处罚,工作经常陷入僵局。刘超很快意识到,一味的学习理论知识远远不够,“摸着石头过河”更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才能真正把业务学懂学精。为此,刘超带领全体人员多次到保定、石家庄等市,向环境监察人员学习现场执法方法,并与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沟通,提升队员的执法水平。
“从事环境监察要能付得出辛苦。”刘超说。
通过不断的“蓄能充电”,刘超不仅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烂熟于心,还熟知各类建筑工地及排污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排污特点,练就了一对查处违法企业的“火眼金睛”。
在刘超的带领下,环境监察队坚持“有案必查、查必有果”的原则,发扬敢于碰硬、严格执法的精神,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勇于担当公正执法
“环境监察队被人们称作环保‘城管’,有些单位可能因污染问题面临整改、罚款,甚至停工停产。因此,他们并不欢迎我们的到来。”刘超说。
“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是刘超一直跟队员们强调的工作态度,更是他践行的准则。为准确掌握企业排污信息,刘超带领队员对企业、工地开展不定时检查,一旦发现存在污染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在现场检查时,遭遇另眼相看、冷嘲热讽是常事,甚至有人会说,你收的罚款再多也装不进自己的口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刘超说:“这违背了法律法规,我们必须得依法办事。”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这是刘超经常说的话。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干在前头,并要求每名队员秉公执法、吃请不去、送礼不收,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
刘超告诉记者,他去工地检查时喝的水都是自己带的。“我觉得这样说起话来腰板直、底气足,才能对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执法过程中,他每次都要对照上一次的检查记录,认真进行复查,再检查是否有新的问题,咬住不放、死磕到底,直至污染问题彻底解决。
作为队长,刘超敢于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做到出现在环保工作第一线。今年以来,环境监察队共查封工地50余次,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350余份,罚款803.9万元。其中工地处罚案件54个,罚款639万元;环保局移交噪音污染案件19个,罚款1.9万元;住建局移交案件47个,罚款163万元。
为空气清新洒汗水
“我们的执法对象主要以施工工地为主,监管力度大效果就明显,反之则会出现反弹现象。”刘超说,“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不断加大巡查力度,才能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了守住碧水蓝天,刘超带领队员们每天对全市所有在建工地进行巡查,特别是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行日常巡查与夜间突击相结合的方式,全天候拉网式排查,要求工地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预警要求,落实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标准。
“有的工地负责人环保意识薄弱,总觉着没必要运行降尘设备。”刘超说,面对这种情况,他总是一趟趟的去做工地负责人的思想工作,讲解大气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帮助他们以最少的投入,有效解决扬尘污染问题。“我们还组织相关人员,到符合规定、扬尘防治效果好的施工现场参观学习,逐步转变他们的环保意识。”
由于经常加班,刘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单位度过,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团聚。尤其是到了秋冬季任务较重的时候,有时一个月都顾不上回趟家看看妻子和孩子,更多的是通过手机视频和语音通话跟家人说上几句话,但他毫无怨言。
“社会对环保的期待值越高,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越多,更要迎难而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场硬仗。”刘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