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结束14天的休整,赵向辉与妻子深情相拥。□记者张玉凤、庞佳艺
4月7日,是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赵向辉回到家乡的第18天。回想起奋战在武汉的29天,赵向辉说:“去支援武汉后,常常听到别人称我们为英雄,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我就是一名医生,做的就是医生的工作,过去的十几年如此,今天也是,和英雄无关。”
3月20日,踏上回家的旅程。回到定州,赵向辉心潮澎湃:“离开近一个月了,虽然对武汉也有不舍,但能平安回到家乡,见到家人,心里同样激动。”
42岁的赵向辉是省七院急诊科副主任,2月21日,他随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初到武汉,由于天气原因,赵向辉觉得身体有些不适。他迅速进行自我调整,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和生活。几天培训之后,赵向辉被分派到武汉红十字会医院2病区。
“刚到武汉时一下飞机,机场除了医疗队的队员和工作人员,其余一个人也没有,上了大巴车,走在武汉的街上,同样一个人也没有。”赵向辉回忆说,大巴车上没有一个人说话,那时心里不自觉的就生出一种紧张和压抑。
但这种紧张和压抑在赵向辉真正进入病区、见到病人后,全都化成一往无前的勇气。“上了战场,刺刀见了红,根本就顾不上紧张了。”赵向辉说。
工作时,穿着层层防护服,行动很不便,平时很容易操作的诊疗项目,在隔离病区变得不那么顺手。“再加上防护服密不透风,又‘闷’又‘捂’,只要一活动,就是一身汗。每个班次下来都是口干舌燥,身体里的水分好像要蒸发干了。”赵向辉说。
“开始的日子,压力真的很大,每天去医院要提前很久起床,生怕错过上班时间。不管晚上休息的好还是不好,一到工作时间,我们一个个都精神百倍。”赵向辉说。
赵向辉所在病区的医护人员分别来自河北、四川和武汉当地医院。由于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基本看不清战友们的脸,大家只能靠防护服上写的名字辨认彼此。
“后来通过在微信群里聊天,我才知道,在武汉红十字医院还有我一位高中同届但不同班的同学。”赵向辉说,“到离开前我们都没有真正见过面,只知道彼此叫什么。最后我们互相传了一张平时的生活照,才知道彼此长什么样。”说起一起工作的同事,赵向辉满是钦佩。“疫情发生后,红十字会医院被改造成发热病区,骨科和妇科医生临时组建起医疗队伍,当时的艰难可想而知。”赵向辉说,“但直到我们离开,他们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次是赵向辉到异地工作、离开家人时间最长的一次。他说,能在武汉放心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4月3日,结束14天的休整,赵向辉回到了家,见到久违的家人,赵向辉忍不住热泪盈眶。他还记得,临出发时,家人对自己的殷殷叮嘱,他想对家人说:“我完成任务,平安回来了!”
赵向辉的父亲赵连生今年已经75岁了,往常每天都盼着儿子下班后陪自己唠唠嗑,可疫情当前,他却多次给儿子下“逐客令”:“国家正需要你,作为一名医生,你就得去!把自己的所学奉献到一线去,我在家等你回来,给我讲讲战斗经历……”
回家后,赵向辉最想做的就是要好好陪陪家人。“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家里的一切都由妻子操持。现在我回来了,别的做不好,做几顿饭还是可以的,现在家里做饭的活儿我全包了。”赵向辉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