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人员正在采摘丑橘。记者曹立峰摄 记者庞佳艺
近日,正值寒冬时节,在东旺镇前营村兴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绿油油的橘子树生机盎然,黄澄澄的丑橘挂满枝头,分外好看,凑近一闻,满是沁人的香气,让慕名而来的几位游客惊喜不已。
“这橘子汁真多,浓浓的橘子味,而且现摘现吃,真新鲜!去年就听人说丑橘可以采摘了,今天正好路过,我们就过来瞧瞧。”游客宋辉说。
看到游客这么青睐自己的劳动成果,这让公司负责人周长友乐开了怀。“去年我们的丑橘大丰收,仅游客采摘就有4万多斤。今年预计挂果量还要更多。”周长友介绍说。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体验采摘乐趣,今年9月份,兴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又新建了3个长176米、宽13米、高6.5米的双层棚,栽种橘树450棵左右,每个棚还设立了游客休息区,供游客休息、喝茶。
从引进种苗,到自主改良品种,再到硕果累累,说起“南橘北种”的过程周长友感慨万千。“别看现在硕果累累,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别提多难了。”谈起起步时的艰辛,周长友说,“今年是我们栽植橘树的第7个年头。之前,公司以种植苗木花卉为主。可是现在苗木花卉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发展,就得创新求变。”
原于对苗木行业的熟悉,周长友选择了与苗木种植相关的产业,把南方水果引进到北方进行栽培。2014年春天,周长友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花费30多万元,从四川内江买回来4万株橘树苗开始进行试种。
自从买进丑橘树苗开始,周长友就“长”在了地里,尽管这样,橘树苗还是陆陆续续死掉了很多。“虽然有思想准备,但当时心里还是凉了半截。”周长友回忆说。
质疑和责问接踵而来,“脑子进水了”“就没见过丑橘能在北方开花结果的”,面对纷纷议论,周长友不为所动,坚定走自己认准的路。“我想要的并不是用温室大棚创造跟南方相似的环境,而是让果树尽量适应咱们北方的气候、温度,这种种植模式在全省从来没有,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摸索着来。”周长友说。虽然出师不利,但周长友没有放弃,更加精心的看护活下来的树苗。他一头扎进丑橘大棚看护房里,这一住就是三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第三个年头,在周长友亲力亲为“照料下”,树苗死亡率大大下降,也是这一年,周长友又投资近6万元新建9座双层棚,将剩余的橘树苗移栽进9座大棚中。
第四年冬天很冷,大棚内气温持续20多天在零下17摄氏度,树叶上都是一层冰碴。“那年冬天很揪心,特别怕橘树苗‘全军覆灭’,没想到竟然没事儿,基本上全缓过来了。”周长友意识到,树苗已经适应了北方的气候。4万棵橘树苗还剩下1万余棵,并于2018年开始挂果。为了保险,当年他们将果子全部摘掉了,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进行疏果。
“南橘北种”得到初步成功。2019年丑橘更是喜获丰收,9个种植大棚,总产量4万多斤,每斤市价15元,产值达60万元。周长友满脸兴奋地说,“南方的丑橘,在六七分熟的时候就要摘下来,经过长途运输到达咱们这。而我们种的丑橘,是全熟采摘,由于温差的缘故,糖分积累更多,甜度高,吃起来口感更好。”随着采摘季的到来,他们种植的丑橘,供不应求,来基地休闲采摘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从最开始种植丑橘的不被看好,只有周长友一家人辛苦培育、摸索,再到现在丑橘基地聘请了长期工15名、贫困户4名,“南橘北种”已然结出了“硕果”。
如今,丑橘在定州“落户”,周长友也提交了“北方抗寒柑橘培养方法”专利,并成功申请了“定橘”商标,他的丑橘基地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例丑橘种植基地。
“接下来,我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发展集农家乐、旅游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说起今后的发展,周长友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