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一枝一叶总关情

时间:2013-08-27 11:31:18  来源:  作者: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亚光驻南城区四家庄村蹲点调研纪实

编者按:按照市委统一要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亚光同志深入到南城区四家庄村蹲点调研,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走访座谈中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切实了解和掌握农村实际情况,积极帮助当地群众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了群众,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报今日特刊发高亚光同志在四家庄村蹲点调研时的稿件,供交流学习。

通讯员田立彬黄胜忠记者谷晓丹
八月份以来,在中山大地,一场以“转作风、办实事、暖民心、促发展”为主题的市级领导干部“五个一”活动悄然拉开了序幕。
8月19日上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亚光按照市委统一安排,轻车简从,到南城区四家庄村蹲点调研,零距离了解民情,面对面听取民意,心贴心访贫问苦,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驻村:“更要沉下去”不光人要住下来,心
“驻村调研的前提是要‘蹲下去’,不光人要住下来,心更要沉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百姓,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在前往南城区四家庄村的路上,高亚光发自内心地说。
一到村委会,高亚光和村“两委”干部简单打了招呼后,首先宣布了驻村期间的“工作纪律”:不吃村里一顿饭,不花村里一分钱,不用城区和村干部陪同;在村里走访调研,一律步行或骑自行车。
高亚光是这么定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住的是三间简易平房的农家院,占地约0.4亩,只有三间主房,配房年久失修废弃了。西头一间是他的“卧室”,屋内陈设简单:两张单人床,一个书桌,几把凳子。东头一间拼几张桌子,当作一个小会议室。中间过道屋靠墙隔出了个小厨房。眼下正是返潮季节,又加上久不住人,摸摸墙壁,凉凉的泛着湿气。
初次见面,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不好意思地说:“高部长,这儿太简陋了,我们给您换个条件好的地方吧!”
“我来这里不是享福的。年轻的时候,大车店我都住过,和那时比起来,这条件算不错了。既然我准备驻村,那就得人和心都‘住’下来。”高亚光随手拿毛巾擦了把汗笑着说。
驻村后,高亚光自掏腰包,让跟随他的大学生村官、村支部副书记李华,到市场购买了柴米油盐、面粉、蔬菜和做饭用的厨具,有了这些“家活什儿”,他对组织部工作人员和前来看望的城区干部下了逐客令:“我会照顾好自己,不要因为我蹲点驻村影响了大家的工作,你们都回去忙吧。驻村期间,我自己做饭吃,走访我自己去,除驻村大学生村官外,其他同志都不要陪我。”一周时间里,他平时自己做饭,忙时就到街上买点现成的吃,从没有吃过村里一顿饭。村干部开始怕高亚光不适应,总邀他到自己家里吃饭,后来见他做饭轻车熟路,家常饭吃得津津有味,不由得心里又多了一层佩服。
驻村期间,近的地方,他就走着入户,远一点的,便骑自行车去。村民们一开始不认识高亚光,当一些人知道这是市领导驻村调研时,都说:“没想到市领导能骑着自行车走街串户体察民情,这次咱村肯定能变个样了。”
调研:“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
群众最想解决的事情是什么?与老百姓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事情是什么?这是高亚光驻村后最为关注的问题。
进村第一天,高亚光就及时召开村“两委”干部会,听取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代表村“两委”班子作的工作汇报,并就当前村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村“两委”干部进行深入座谈,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8月21日上午,高亚光又专门组织召开了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了解目前咱们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听听大家对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四家庄村党员活动室,高亚光打开笔记本,开门见山地与党员、村民代表亲切地聊了起来。
“我们村这些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确实有了进展,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是街道分散、环境卫生不好、缺乏致富门路、群众收入不高。”见高亚光坦率真诚,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尹秀芹老人首先发言。
“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已成为当前一个普遍存在、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高亚光十分肯定地回答。
    “我们村小学教学质量很差,今年一个考上重点初中的都没有,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党员杨占军快人快语。
    “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回去后,我协调市教育局和南城区务必抓紧调查,找准原因,尽快予以解决。”高亚光公开做出承诺。
    “我说个问题”,看到市领导真要办实事,村民代表杨爱军接上了话茬,“我们村西口是新107国道和南环路的交叉口,这些年由于过往车辆多、行驶速度快,经常发生交通事故,连死带伤已经十七、八个人了,老百姓把这条路称为‘杀人道’。”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会后,我马上协调交警等部门尽快解决。”高亚光听完后郑重表态。
    见高亚光这么随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都打开了“话匣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士显、杨明柱、杨建勋和赵朋尔等党员、村民代表,分别就自家责任田被淹、生活污水处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设施管护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两个多小时的座谈,高亚光始终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并不时地询问、回答。就环境卫生、垃圾清理问题,高亚光开诚布公地提出了自己的整体思路和方案:“由村里负责租四亩土地作为垃圾填埋点,我负责协调挖掘机等机械设备施工,并做好防渗处理。同时,筹措资金为村里购置1辆铲车和1辆翻斗车,解决垃圾清理运输和投放问题。村委会要从低保户中挑选2-3名身体较好、责任心强的村民,建立日常保洁队伍,制定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垃圾清理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村内卫生环境。”
    高亚光的一席话,似春风吹进了在场每名党员、村民代表的心里,笑声与掌声响起,表达了大家对党和政府的热烈拥护、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座谈会结束已经11:30多了,他顾不上吃饭休息,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村干部对垃圾填埋场进行选址。当天的天气闷热异常,高亚光冒着高温,和村干部一起,步行对可作为垃圾埋填场的地点进行了实地察看,汗水湿透了他的上衣,鞋上沾满了泥土……
    慰问:“把关心弱势群体、解决群众生活困难放在第一位”
    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怎么样,他们有什么困难?这是萦绕在高亚光心头的大事。蹲点调研过程中,高亚光对此始终挂在心上。
    今年46岁的赵占秋患有脊椎压迫神经病症,腿脚行动不便,基本丧失劳动能力。80多岁的老母亲瘫痪在床,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一家老小全靠赵占秋妻子一个人种地维持生活。8月23日上午,高亚光在大学生村官李华的陪同下,走进了赵占秋的家。
    赵占秋和他的妻子惊喜不已,迎上前紧紧握住了高亚光的手。高亚光扶着赵占秋坐到里屋床上,关切地询问起他们的生活情况。
    “什么时候得的病?”
    “已经快十年了。”站在一旁的赵占秋妻子酸楚地说。
    “现在恢复得怎么样?”“有点好转,但没钱做手术,去不了根。”“自己能照顾自己吗?”
    “凑合着吧。”赵占秋吃力地回答。
    看着正值壮年的赵占秋连路都走不稳,痛苦而无奈的样子,高亚光紧紧拉着他的手,从兜里掏出500元钱,“这是我个人一点心意。我会尽力想办法帮助你们。”见到组织部长如此关心体恤,赵占秋夫妻俩非常激动,高亚光起身离开时,妻子扶着赵占秋一直送到大门外。
    离开赵占秋家,高亚光不顾高温,步行七、八分钟赶到村民香占立家进行探望。香占立的妻子迎出来,她腿上和手上的关节严重扭曲,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高亚光连忙搬了把凳子,让她坐下。经了解,香占立今年48岁,他和妻子都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儿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目前生活状况怎样?”高亚光关切地询问。“孩子病了,干不了活也挣不了钱,我老了,也帮不上什么忙。现在,每天中午仅靠腌煮丝瓜和馒头充饥。”说起自家的生活状况,香占立86岁的老母亲一脸无奈。
“咱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了吗?”“参加了。但一家老小都是这个样子,就是看病报销后的费用也承担不起”。香占立的妻子接过了话茬。
    “下来,我和市人民医院以及民政部门联系,尽量帮助你们渡过难关。回去后,还要马上召开部务会,制定专门意见,由组织部对你家进行长期帮扶。”高亚光说。
    安慰着香占立一家人,高亚光放下300元钱,心情沉重地走出了香占立家的大门。
    当日上午,高亚光还到村民杨进忠家进行走访慰问。每到一户,高亚光都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留下慰问金,鼓励他们战胜疾病、克服困难。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叮咛,如同暖暖的春风,吹进了困难群众的心窝。
    回到驻地,高亚光神情凝重。说起这些贫困家庭,这位平日里非常坚强、果敢的汉子不禁掉下了眼泪:“一定要把关心弱势群体、解决群众生活困难放在第一位,探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多为他们办一些实事好事,让他们无后顾之忧、过上平常乃至幸福家庭的生活。”
    谈及下一步的蹲点调研工作,高亚光斩钉截铁地说:“能为老百姓办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还要继续蹲点驻村,亲眼看着把已经承诺的事儿办成、办好,否则绝不离开。”
    短评:蹲点调研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有效的领导方法,在新形势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更好地坚持和弘扬。
    把身子“蹲”下去“接地气”,是一种态度、一份责任,更要有所作为。市委六届三十七次常委会议明确要求,每位市级领导要深入乡村、企业蹲点调研,真正“接地气”,与群众同吃同住,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
    在市级领导干部中开展蹲点调研活动,是市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根本措施,是一项推动工作落实、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办法。
    领导干部到基层人民群众中“接接地气,充充电”,确实是大有必要的。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仍满足于待在机关大楼里开开会、做做动员报告、发发简报、听听汇报,既不深入到基层群众之中“接接地气”,又不到人民之中“充充电”,我们的领导干部就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就不能发现最真实的问题,就不能做出最科学的决策,就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市委要求,市级领导干部要做蹲点调研的表率,人要下去,心也要下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下去,真正深入基层“接地气”、“交朋友”,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手拉手解决实际问题,心连心沟通感情,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蹲点要看真实情况、听真实声音。要谋真实之策,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带方向性、政策性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提出推动工作的对策和办法,不能满足于走一走、看一看就完事大吉了。要在深入群众、了解基层需求的过程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通民意”的前提下做出“为民”决策,不断提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党员干部下基层“接接地气充充电”,切实把为群众谋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实意把群众作为自己的亲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群众疾苦,就能以心换心,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建立深厚鱼水之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