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定州城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时间:2015-01-12 11:25:26  来源:  作者:

―――定州古城恢复改造征迁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按:2013年7月,古城恢复改造工程征迁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古城恢复改造工程征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带领相关部门、城区、社区干部,充分调研论证,精心组织推进,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用党性、血性和以头拱地的干劲,实现了惠民征迁、阳光征迁、和谐征迁。市委书记赵志栋在古城恢复改造征迁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征迁工作超出了预想,主要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这么顺利,二是没想到这么和谐,三是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市政策研究室、古城恢复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调研组对古城恢复征迁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报告,现将调研报告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4年8月13日上午,定州古城恢复改造工程暨中山博物馆项目隆重奠基开工,这既代表了古城恢复改造工程建设序幕拉开,也标志着古城恢复改造征迁工作基本宣告结束。在历时1年多的征迁工作中,古城恢复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带领相关城区、社区干部,坚持民生为本、有情征迁,共涉及2096户(含古城恢复区被征迁户1536户,安置地块内被征收户270户、被征地户290户),征迁1188亩(含古城恢复区520亩、东大街安置区92亩、尧方头安置区576亩),期间没有一户强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探索出了一条和谐征迁新路子。
一、基本背景
定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特别是面积1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块密集分布着开元寺塔、文庙、贡院、晏阳初旧居4处国保单位和南城门1处省保单位,这在全国都不多见。然而,这些文物景点被破旧民居包围,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
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之,古城区片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房屋低矮、道路狭窄、污水横流,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实施征迁改造,是对定州历史的负责、对定州文化的负责、对群众的负责,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古城恢复工程,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谋划多年,社会各界衷心拥护、热切期盼。早在1996年市委、市政府就着手古城恢复研究。2006年启动了开元寺塔文化广场区片旧城改造项目,并聘请专家进行初步规划设计。2009年4月16日,占地98亩、投资4亿元的文博园一期工程启动,2010年7月31日完成拆迁。2010年10月开元寺塔文化广场开工,2011年7月竣工投用。2013年5月30日,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定州考察时提出“恢复古城、建设新城、改造旧城”的重要指示。为了顺应民心民意,再现古城风貌,本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个蓝图绘到底”,古城恢复二期工程提上日程。2014年6月28日,市委召开常委会决定启动古城恢复二期工程,
主要包括中山博物馆、古州署恢复、开元寺重建、贡院广场以及配套的商业、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等,其规模之大、难度之高、任务之重史无前例。古城恢复改造工程,对提升城市内涵和品位,振兴文化产业有巨大推动作用,对于建设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主要做法
古城恢复改造项目(文博园二期)征迁面积520亩,涉及被征收户1536户;安置区征地面积共692亩,涉及被征收户560户。一年来,古城恢复领导小组和16个成员单位、2个城区、8个社区通力合作,发扬“5+2”、“白+黑”精神,连续作战,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征迁任务,实现了惠民征迁、阳光征迁、和谐征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突出了一个“快”字。这次征迁,主要涉及的是老城区,一期拆迁时涉及285户,历时1年多,二期涉及2096户,是一期时的7倍多,但速度快、效果好,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赞誉。一是启动快。2013年6月28日上午市委常委会作出决
策,下午市长办公会就成立了领导小组,市长李军辉亲任组长,负责整个征迁工作。7月1日,古城恢复改造工程指挥部挂牌。7月15日召开动员大会,征迁攻坚战正式打响。二是签协议快。动员大会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白俊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跃平把办公室设在了指挥部,当天就召开了入户登统工作动员会。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倒排进度,挂图作战,一天一梳理,一天一总结,一天一调度。各工作组早上领取任务,白天入户登统、发现梳理问题,晚上汇总汇报,领导小组连夜研究,经常是通宵达旦。正是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短短5天时间,签订补偿协议1258户,占总征迁户的82%,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定州速度”。三是征迁快。东大街社区是此次征迁工作的主战场,涉及1040户,占古城恢复区征迁任务的68%,在北城区干部的带领下,5名社区干部和亲戚家人带头拆迁,一个月拆迁就达到90%以上。尧方头安置地块涉及5个村民小组、290户,南城区18名干部,吃住在指挥部,仅用35天,征地576亩。
(二)突出了一个“和”字。征迁开始后,市委书记赵志栋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同志们通过过细工作,“紧烧火,慢揭锅”,争取实现和谐征迁。赵书记的批示为征迁工作奠定了主基调,工作队员把握和谐征迁底线,付出了极大耐心、智慧、心血和汗水。一是谦和。工作队员以拉家常为切入点,与被征迁户拉近感情,对重点户不厌其烦、锲而不舍,一项一项对比算账,讲政策、讲道理、讲感情,用真诚、真心赢得了支持,从2013年10月3日到11月6日,仅33天就完成了入户登统工作。二是调和。这次征迁,涉及情况十分复杂,有祖业产,有商业门店,有集资房,指挥部同志们面对矛盾不回避、不退缩,敢于担当,勇破难题。教育局家属院是计划经济时的公产房,有的住户已几经转手,为公共过道利益分配,两排住户之间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情绪一度十分激烈。工作组协调教育局,重事实、重证据,耐心疏导,调和分歧,稳妥平息矛盾,最终达成协议。这次征迁中,涉及这类纠纷有6个家属院,解决纠纷60多起。三是和谐。坚持把维护被征迁户合法利益放在第一位,换位思考,过细工作,腿勤、嘴勤、手勤,与被征迁户有事一块想、有活一起干、有泪一起流,给困难户安排公租房,帮着被征迁户搬家,给孩子找邻近学校,形成了工作组关怀被征迁群众,被征迁群众支持工作组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了一个“公”字。搞好征迁工作,只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才能赢得理解与信任。一是公开。始终让群众参与征迁全过程,该走的程序一个不少,该公开的事项一个不落。在项目前期工作中,进行了项目论证、听证及风险评估。特别是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估,组织召开了评估公司推选会,三家评估公司参与了竞标,被征迁户代表推选出评估单位。指挥部抽调相关城区及社区、规划、住建等单位近100人,组成了10个入户评估小组,配合评估公司工作,结果分社区公示,有异议的重新评估。二是公平。在借鉴一期标准、参照全市开发项目、深入市场调研基础上,先后召开13次会议进行研究论证,7易其稿拟定了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召开了由22个部门和法律顾问组成的论证会,随后在各相关社区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指挥部共接待来访人员1000余人次,征求意见200余条;针对被征收户反映的补偿标准、置换比例、回迁安置地点等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2013年9月27日,又召开了征收补偿方案听证会,再次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充分论证、听证和反复修改,方案得到了绝大多数被征迁户认可。三是公正。公正推进选房工作是做好整个回迁安置的关键一环,为增加选房的透明度,统一组织,分多个现场集中抓号,到场人员达2000多人。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城区、社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市公证处全程跟踪,确保了抓号工作公正透明。确定选房顺序后,严格按照顺序选房,选一户当场公布一户。顺利完成安置房屋2636套,共29.2万平方米,没有一户为选房反映问题。
(四)突出了一个“情”字。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是做好这次征迁工作的重要方法。一是入户带着感情。本次征迁涉及96家商户、面积2.2万平米,对生产经营会产生一定影响,难度很大。工作队员始终站在自家人角度,设身处地为商户着想,为商户找新门脸、新厂房,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困难,顺利推动了征迁。二是帮困体现感情。在征迁中,因家庭特困无能力租房、家中有重病患者和老人租不到房子的被征迁户共80余户,指挥部协调有关部门,为他们办理了69套公租房,解决了租房难的问题,让困难群众住进了廉价、舒适的小区里。三是调解依靠感情。征迁过程中,摸排出邻里、家族间的宅基、伙道、伙井等矛盾纠纷200多起,涉及400余户,有的是解放前的遗留问题,有的是法院已判决但一直未解决的案件。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耐心调解,梳理出来的矛盾全部得到了有效化解,一些多年遗留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
(五)突出了一个“细”字。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每一个环节安排周密细致,确保通过征迁工作让群众人居环境更优、收入水平更高、生活质量更好。一是前期工作细。拆迁前做了大量细致的走访工作,把群众诉求记录下来,共性问题共性解决,个性问题个性化处理。制定安置方案时,充分借鉴以往经验和教训,在房屋及附属物补偿标准、奖励办法、停产停业损失等都作出严格细致的界定和说明,只能让群众受益,绝不能让群众吃亏。二是规划安置细。最初议定的安置地块是尧方头村地块,很多被征迁户是老居民,街坊邻居愿意仍然住在一起;宝塔街、仓门口街、东大街、新立街的群众觉得好像是出了城,心理上别扭。领导小组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又选定天成花园二期、东方名邸、君悦华府、博仕源4个小区供被征迁户选择,满足了群众“乡邻乡亲,还要住在一起”的要求,实现了征迁不离街、搬家情不散。三是过程设计细。不论是入户摸底调查、制定安置补偿方案,还是入户登统评估、签订补偿协议、确定选房顺序、签订选房协议,环环相扣,稳步推进。特别是在关键节点上,领导小组坚持底线思维,仔细斟酌,反复讨论,把问题尽可能想全,决不允许纰漏和差错。在签订补偿协议时,安排多家金融单位在各社区设立了临时支付网点,各小组开启核算、签署、审核、支付一条龙现场办公,发放6.3亿元补偿款,没有出任何差错。
三、几点启示
这次征迁,时间紧、任务重、社情复杂,但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没有一户强拆,实现了和谐征迁。总结其中的经验,有以下几点启示。
1.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是实现和谐征迁的前提。实施古城恢复工程,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夙愿,也是全市老百姓的心声,得民心、合民意。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英明决策,使古城恢复改造真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征迁过程中,市委书记赵志栋每到关键节点及时指导,市长李军辉多次亲临征迁一线鼓舞士气,难点问题亲自上手、亲自协调。征迁工作指挥部领导都主持过征迁工作,经验丰富,作风硬朗,雷厉风行,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确保了征迁工作顺利推进。
2.领导小组的精心准备、周密谋划是实现和谐征迁的条件。古城恢复征迁,拆迁房屋26万平米,征地1188亩,清理建筑垃圾64万方,势如破竹。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认真落实了市委赵志栋书记“紧烧火、慢揭锅”的指示,整个征收过程中,领导小组认真周密、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大量工作,仅大小会议就开了100多次,逐门逐户的入户调查、反复修改方案、人性化选择安置地块、竞标推选评估公司等,每一个步骤都扎实规范、深入细致。实践证明,只有细致入微、虑事周全、精心准备,才能指挥有方、行事有度、环环相扣,最终取得攻坚战的胜利。
3.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利益至上是实现和谐征迁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补偿是顺利实现征迁的基础,指挥部科学制定补偿标准,全力维护了群众合法利益,激发了被征迁户的积极性。特别是涉及的商铺,充分考虑商户利益,区片内规划两个商业区,安置商业门店被征收户,得到了被征迁商户的拥护。同时,广大被征迁户识大体、顾大局,不斤斤计较一点一滴得失,积极配合征迁工作。现在,一提起拆迁,就说看一看古城拆迁,群众真得实惠、真拥护。实践证明,充分考虑被征迁群众切身利益,不与民争利,就会赢得群众理解、信任和支持。
4.坚持公平公正、程序合法是实现和谐征迁的原则。标准公正、过程公开、操作公平、程序合法,是顺利完成征迁工作最根本的遵循。在整个过程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始终把公开、公平、公正当作第一追求,每一个环节都向群众征求意见,每一个过程都让群众参与,每一个事项都向群众公开,用严格的监督避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消除了群众疑虑,得到了群众认可。实践证明,群众最讲理,群众最可爱,只要我们一碗水端平,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群众对我们工作也最支持。
5.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合力攻坚是实现和谐征迁的保证。在征迁过程中,指挥部全体成员放弃节假日,坚守征迁第一线,夜以继日工作,指挥部领导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兢兢业业、激情奉献;公安、法院、住建、国土、教育、财政、司法、供电等单位主动上手,积极配合征迁工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市委办、政府办、总工会、邢邑镇、高蓬镇等单位到指挥部慰问,给予了工作人员极大鼓舞。实践证明,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全市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协调联动、合力攻坚,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6.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和谐征迁的根本。这次征迁,基层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完成征迁任务的中坚力量。广大社区干部不怕苦、不怕累,走街串巷、苦口婆心,不分白天黑夜,不管节日寒暑开展工作;南城区、北城区、规划、住建等单位工作小组的同志们,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忍受着吵闹、威胁甚至谩骂,对被征迁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宽容大度的高尚品格。实践证明,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一切问题、干好一切工作的总钥匙、总抓手,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
7.发扬新时期征迁精神是实现和谐征迁的动力。在征迁工作中,不论是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还是相关城区、社区广大干部,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刁难不气馁,特别是在扫尾攻坚阶段,没有把难题留给别人,而是迎难而上,自我加压,主动出击,用党性、血性、感情和以头拱地的干劲,圆满完成了征迁工作,彰显了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甘于奉献、真抓实干的古城征迁精神。事实证明,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一支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队伍,这次征迁中表现出的征迁精神,为新时期定州精神作了有力的注脚,这将是建设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伟大“定州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市政策研究室、古城恢复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调研组)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