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玉凤通讯员王雁
“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是最想你们的时候……”曾几何时,这曲《留守儿童之歌》唱出很多孩子的心声。成千上万“留守儿童”的命运,成了农民工进城务工大潮中遗留的创伤。
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名称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一种酸楚的生活状态。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一年到头只能见上一两次面。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面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
今年,根据省民政厅转发的《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补充通知》,我市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全面清晰地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区域、结构状况。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共有农村留守儿童2281名,大多分布在劳务输出较多的乡镇,如号头庄乡、砖路镇、叮咛店镇、留早镇等。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怎么样?社会如何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记者日前走近留守的孩子们一探究竟。
―――在我市部分农村,“留守孩”的比例超过60%,且持续增加。对许多留守儿童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家
“妈妈、爸爸,你们好吗?我很想你们!你们在外辛苦地挣钱,虽然你们不在家,但我的内心能感受到你们的存在。我的成绩是优秀的,请你们放心!”这是砖路镇潘村小学6年级学生婷婷写在日记上的一段话。
婷婷说,爸爸和妈妈都在北京做生意。从4岁起,她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只有13岁的她看上去比其他孩子要懂事许多。
“虽然我很想爸爸妈妈,想让他们多回来陪陪我,但是我也知道他们在外边挣钱也都是为了我,想让我们过的好。”婷婷告诉记者,爷爷奶奶虽然也对她很好,总是尽可能让她吃好的喝好的,可还是跟爸爸妈妈不一样,“我能明显感觉出来和爷爷奶奶之间有代沟,就拿作业来说,他们就辅导不了,而且,假如爸妈在家,我可以无忧无虑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对爷爷奶奶就不同。”
婷婷的爷爷今年刚刚去世,奶奶也快70岁了,婷婷不忍心看着奶奶忙前忙后地照顾自己,因此,不管学习多紧张,婷婷都要尽可能挤出时间多干一些家务活。
但跟这些比起来,婷婷内心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随时都会袭上心来的孤独感。她特别珍惜与爸妈在北京团聚的时间,每年暑假她都会去北京,可团聚过后的分离更难受。“这次分开之后,再见面就是过年了。”婷婷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家,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和婷婷情况类似的留守儿童在砖路镇潘村小学还有很多。“我们学校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在北京卖肉或打工,一年里回家也不过十天半月的时间,孩子们也只有寒暑假期间才能去北京和父母短暂相聚。”潘村小学校长张永刚介绍说,砖路镇潘村小学共有学生317人,其中“留守孩”就有200多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6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继续增加,“每年有新入学的,有升初中的,但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却一直没有减少过,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孩”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
今年上小学五年级的雷雷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但由于爷爷奶奶没文化,年纪大,在管教孙子上有心无力。久而久之,雷雷养成了任性的性格,极为叛逆,上树翻墙,上网,打架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在学校经常不写作业,而且撒谎逃学,在村里被称作“小恶魔”。
潘村小学教师李金儒今年教六年级,她所在的班级里一共38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25个。她说,“留守孩”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代管人有时又监管不力,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如厌学情绪增加、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遇到小事易走极端等。部分孩子存在任性、孤僻、冷漠、忧郁多疑、不讲文明礼貌、合作意识差、上进心差等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留守儿童绝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由于体力、知识的原因,大部分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只照顾生活,别的管不了”。据了解,在我市,留守儿童厌学、弃学现象普遍,近一半孩子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还有一些孩子成了家中的负担,被亲友“踢”来“踢”去,时而被放到外公外婆家,时而被赶到叔伯家,使孩子从小心理就不平衡,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在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
“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砖路镇中心校总校长潘建军说。
―――解决“留守孩”问题的关键在发展实体经济,从制度上创造条件,让父母有意愿返乡,或者孩子能够跟父母进城
面对留守儿童问题,2011年9月,潘村小学申请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地域差异农村下的留守儿童》专项课题,在此基础上学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认真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长期坚持家访,成立留守儿童学习辅导室,建立学校网络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等一系列措施,让我们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一步步开展起来,并且这些年下来,留守儿童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变。”潘村小学校长张永刚说,在这当中他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多方面造成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学校也感觉有心无力。”
张永刚说:“比如开家长会,当初各班只有几名家长参加,后来经过学校的多方努力,和家长积极沟通,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增多了,但大都是爷爷奶奶,这些老人几乎没上过学,自身文化水平很低,导致老师和家长沟通十分困难。”说到这里,张永刚很无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家长大部分都在外地实在没法回来,后来我们就通过QQ和微信的方式提前通知家长,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准备,如今,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们逐渐多了起来。”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
近年来,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做了许多工作。如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减少孤独感,缓解留守家庭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压力。不过,要想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光靠建立健全关爱体系还远远不够。由于亲情关怀和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政府也不能完全包揽包办。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顶层设计问题。文件明确提出,要从源头上逐步改变儿童留守的现状,实现“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的目标。
“没有办法。如果老家有好工作,我们也不想出来。”一位在北京打工的留守儿童家长说。
当前,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儿童留守,其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阶段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慰藉,可以说只是一种兜底保障,而解决深层次的问题还得从经济层面入手。
专家指出,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和服务的同时,还要着力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失衡等问题,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留守群体之困。要从制度上创造条件,让父母有意愿返乡,或者孩子能够跟父母进城。
(注:文中留守儿童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