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故城唐城村
因为有大河,才孕育了文明。正是有了唐河水的滋养,远古的先民们才在这一地域定居、繁衍,生存。唐河,千百年来,用不竭的甘霖滋润着中山大地,养育了两岸的人民。
唐城村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庄,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唐城村生息繁衍。据《正定府志》、《行唐新志》记载:“初,帝尧封于唐”。五帝时,约公元前2361年,帝喾高辛氏封子尧为唐侯,并筑城于唐河岸,故得名唐城。自此唐城村便成了唐侯的故城,商代为北方方国。尧帝被封为唐侯后,拓展了唐河两岸的封疆之地,并在唐河南岸修筑了自己的城池,这个地方就是唐城村遗址,这也就是定州城历史最早的传说。尧在位70年,寿逾百岁。当时,他除了制定历法,设官掌握时令,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太平盛世景象,被史学界称为“尧天舜日”,成为古代历代明君追随的榜样。
古时唐城,西仰太行,东俯千里平原。西北方向舒缓俊朗的峰峦由远及近,从高到低,从朦胧到清晰,成为这一地域生态保护的天然屏障。河水顺势东流,一湾河水环抱处,地势开阔,水流和缓,水面平静,波光粼粼,衔着灵动美丽的唐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唐城村成为历朝历代著名的交通要塞。据考证,过去北方民族南下,唐城成为阻滞少数名族南侵的的屯兵要塞,依坡就势,凭险河边,依稀的古代城堡和一系列敌台和断续边墙守卫在沿河边残垣,成为岸边探访古唐河地域风景的延续不断的一丝线索。
可以说,历史上的唐河是古代定州城市的生命通道,滋养了一方先民,她是一条非凡的河流,虽然不大,但它与黄河一样,也是定州人民生存发展的摇篮。
“我小时候就听老人们说唐城的城墙要比定州的古城墙还要早,是先有的唐城后有的定州。”72岁的来德茂老人告诉我们,关于唐河以及唐城村的历史大多都是源于祖辈的口口相传。“我小时候,就听村里的老人说,以前的唐河主要是用来运输的,河面也不像现在这么宽,也就不到50米。”来德茂告诉记者,最开始建城的时候,由于运输不便,人们用河流来运输,让木料以及石料顺流而下,为当时的古城建造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以后的数百年,唐河的运输用途几乎没有间断过。而关于这点儿,不久前在唐河河道中挖掘出来的古代商船残骸,更加证明了唐河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价值。
“我们小的时候,唐河跟现在还不一样。那时的河水非常清澈,一眼可以望见河里的鱼儿。”来德茂说在他小时候,唐河岸边风景优美,岸边有成行的垂柳,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成群的鸭子在河里快乐戏水,俨然一幅小江南的景象。那时,唐城村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河的北岸,而村民则居住在河的南岸,粮食的收获只能依靠船只进行运输。到了冬天,河里结了厚厚的冰,村民们便在冰上垫一层土,用推车等工具运输肥料,以备来年开春所需。
“那时候,唐河也就不到两米深。”来德茂说,这种情况到1963年就改变了。1963年,定州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的洪涝灾害,特大暴雨连下了7昼夜,全市的河道水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暴涨。“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年我刚结婚,就闹了水灾。河里的水都满了,雨仍然在不停下,村里也都是水,好多房屋都倒塌了,村里的农田基本上都被冲毁了。”提起水灾,来德茂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河道从那个时候起就变得更宽了。”
虽然唐河曾经给两岸人民带来那么多的损失和痛苦,但她依然深深地热爱着勤劳朴实的两岸人民。如今,在唐城村依河而建的总占地500亩,集食品加工、工业观光旅游、培训展示于一体的现代食品产业园区让古老的唐河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唐城村党支部书记来红向记者介绍,此次集中开工的7家企业包括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定州饮品项目、幸福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项目、康泉动物药业制药项目、定州国际粮油食品城项目、新宗文化科技研发中心项目、颐和保健饮品项目和红门食品生产项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唐城村越变越好,古老的村庄如今焕发新颜。目前唐城村现有村民4400余人,耕地面积3186亩。村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出行方便了;吃上了自来水,再也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浅井水;住上了新房子,彻底告别了过去的土坯房;花卉、乔灌木种植的快速发展,让村民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了,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历史名人“郝三本”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唐城村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村庄,是清代大臣郝浴的故里。据记载,明永乐四年(1406)有郝氏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唐城。
郝浴,字雪海,又字冰涤,号复阳,生于1623年,逝于1683年,清朝入关第一进士,27岁考入一甲进士,被顺治皇帝任命刑部主事,后改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因疏劾吴三桂而流徙奉天(今辽宁沈阳),后迁至铁岭,康熙十二年(1673)官复原职,后任广西巡抚,副都统御史,康熙二十二年卒于任所。郝浴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有事无事奏三本,所以人称郝三本。
在唐城村,我们见到了郝浴的后人郝万祥。得知我们的来意后,郝万祥拿出了珍藏的郝家家谱,向我们详细叙说了有关郝浴以及其次子郝林的故事。提到郝浴的聪明才智,郝万祥竖起大拇指说:“郝老那脑袋瓜好使啊,张口就是诗。”据史料记载:浴“少有异禀,生而机警,负异才。”郝浴
少年时期就十分聪慧,读书刻苦,十四五岁就通晓儒家经典、百家之言,16岁立下誓言:做天下第一流人,行天下第一流事。
在《定州风云志》中,记载着两个关于郝浴小时候的传说,其中一篇叫《郝小海训土地》,故事是这样讲述的,郝浴小时候叫小海,家境贫寒,放学后常去砍柴割草,有一年大旱,小海砍柴路上看见清水河干了,高粱杆蔫了,他心想,这庄稼都干了以后吃什么,老天也不下雨,真是气死人。于是,小海一气之下,跑到土地庙,坐在庙台前,可是土地爷爷一动不动地稳坐在庙里,小海解开腰带就在土地身上撒尿,还唱着歌谣:“老土地老土地,请你求神来下雨,限你十天办不到,罚你河南看黍稷,你要想回到唐城地,还得等我河南去。”十天后还没下雨,土地庙倒塌了,说是土地爷吓跑了,
穿过京广铁路与107国道,唐河河道从原来的东西方向变成了自北向南流淌,将唐城村半包围起来,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紧紧地拥在怀中。站在唐城村北的河堤向西北方向远眺,雄伟的唐河桥横跨南北,京广铁路像一条金色的丝带镶嵌在河道上方,为这条古老的河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虽然河水已经干涸,但宽阔的河道让我们仍然可以想像出当年唐河水流丰富时的雄浑与壮阔。河道南岸,一段一段已经硬化过的河坡和正在施工的机械,昭示着古老的河流在不久的将来会再次迸发出勃勃生机。
传说中的唐尧故城遗址。十年后郝浴金榜题名,到河南当了县官。
顺治十四年,郝浴遇赦,移居铁岭。郝浴的父亲郝大舫得知儿子获赦在铁岭安家,异常高兴,筹集银两派人送去,助其修建宅院。自此,郝浴开始在铁岭办学,培养生徒、普及文化。郝浴在铁岭讲学十八载。至康熙十四年(1675),玄烨第一次东巡,郝浴闻讯迎谒于奉天途中,具陈冤情,玄烨为之动容,并慰劳之。两年后,吴三桂叛乱事发,郝浴得以平冤,康熙十四年(1675年),郝浴奉旨“以原职召还”,留所居宅院为书院,并命名为“银冈书院”,1910年周总理就在这里开上读小学。康熙22年(1683)7月15日,郝浴病逝于桂林任上。
来德茂老人告诉记者,关于郝浴死后所葬之地,一直以来有不少争论,有人说郝浴死后葬在他的老家唐城村,也有人说郝浴是葬在辽宁铁岭。辽宁铁岭文物考古人员曾经来到唐城村对村里的郝浴墓进行考察研究,最后认定村里的郝浴墓只是一个衣冠冢,并不是郝浴的真实埋葬之地,所以现在人们都认可了第二种说法。在来德茂老人带领下,记者顺着狭窄的乡间小路,穿过一片片的菜地和一片小树林,来到了曾经的郝浴墓所在地。记者看到,原来高大的墓碑和封土堆已不见踪影,只有两块掩映在草丛中的断裂石龟碑座依稀向记者讲述着郝浴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古老故事。
在后人给郝浴写的传记里,都给予郝浴很高的评价,无论他在哪为官,都为民谋利,直言敢谏,深入体察民情,解救苍生,革除弊政,建树颇多,著作有《银州笔记》、《孟子解》、《粤西封事》、《见圣多言稿》、《中山史论》、《中山文集》、《中山奏议》等等,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因河得名清水河
紧邻唐城村以南,是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的村庄―――清水河村。村子依唐河南岸而建,唐河河道由原来的南北走向变换为西北―东南方向。记者走进村子,平坦的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排排的新民居整齐划一,而家家户户门前的绿植为这个村庄增添了更多色彩。
据史料记载,明代永乐年间,村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靠河建村,以河取名清水河。“那时,原来黑龙泉水奔唐河而来,两河相交的地方正是村子的所在。那时,河水清澈见底,因此取名叫清水河。”清水河村民67岁的陈占军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村名的由来。
据资料记载,原来唐河岸边风景优美,河岸边有两行柳树,水鸭、鹅等珍禽随处可见,河岸两边芦苇飘荡,到了冬天还有大雁飞来。相传,清康熙年间,唐河曾改过一回道。“原来唐河在村南,后来由于发水,唐河改道,改到了村北。”陈占军告诉记者。“我们小时候听老人们说,最开始这周围都是沙荒地。村民大多靠在岸边摆渡为生。”68岁的冯哲民回忆说,那是明代时候的事了,后来村民就开始开荒种地。
整齐统一的新民居,干净宽敞的街道,构成一幅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农家小院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洋溢在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诠释着这里乡风淳朴的宜居生活。目前,清水河村有村民3200人,耕地2400亩。“我们村是省级新民居示范村,现在我们的新民居已有326户实现了整体搬迁。”清水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永革介绍说,“现在我们村的天然气已经全部接通入户,两眼160米深的自来水井。为了让村民有一个良好地居住环境,我们还安装了285台路灯,全村绿化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种植了1920多棵树。”环境好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清水河村―――这个唐河沿岸的移民村庄如今正大踏步走在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上。郝浴墓遗迹。图为郝氏家谱。正在建设中的唐河河堤。从唐河河道里出土的古钱币。面貌一新的的清水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