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专题 > 走读唐河>>

挥之不去的守望

时间:2015-11-27 09:50:43  来源:  作者:

 
 
    
 
    
 
    
 
    
 
    
 
    

大辛庄段唐河河道。
留早镇位于定州市境东北部,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辖37个行政村,京深高速公路过境。大辛庄镇位于定州、安国、望都三县(市)交界处,辖15个行政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耕地4.8万亩,以苗木花卉种植为主。
留早、大辛庄是唐河在定州流经的最后两个镇,随后进入望都境内。沿着唐河河道,我们一步步走下去,感受着唐河的魅力,聆听这一方土地上属于唐河的故事。修水利灌溉农田
在留早镇义合庄村党支部书记席成保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沿着崎岖的乡间小路寻找唐河的痕迹。
穿过小树林,趟过玉米地,河床便展现在我们面前。“瞧,那里曾是拦河大坝。”席成保指向一块高出河岸的空地。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当时的清风店区统一组织下,这一带的人们兴修水利,建设拦水坝,把唐河的部分水引向大兴庄水库,灌溉农田,消除水患。
“那条河坝长150米,宽5米,高3米。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建拦水坝只能依靠人工。”席成保对我们说。修河坝是春季,河水平缓。参加修拦河坝的不仅有义合庄的乡亲们,还有南同房、南支合等七八个村庄的劳动力。我那时刚离开学校,也是修坝大军中的一员。
席成保说,拦河坝是抢修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在统一指挥下,参加修坝的村民们从唐河的两岸开始,逐步向中间推进。有的装土,有的推车,有的抬筐,有的用麻袋扛……特别是拦河坝合拢时,上千人一起劳动,那场面太壮观了。看着拦河坝合拢,河水流向大兴庄水库,人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河坝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祭河神祈福平安
唐河在村民的眼里是神圣的,他们坚信养育他们的河流里存在着神明。
89岁的李江白老人告诉我们,相传唐河之神叫“泊”,是一只独角龙。每年腊月三十晚上,这一带的村民都会在唐河边祭祀河神。每家每户带着祭品来到岸边,摆上香案,弄好祭品,接着焚香烧纸,行跪拜叩首之礼。随后村民上前杀鸡,并把鸡血洒在河里,旁边一挂长长的鞭炮随即被点燃,这时村民们会把馒头和用面粉蒸的猪羊等祭品扔进河里,说着祈福的话语,祈求河神保佑平安,来年风调雨顺。
“夜幕降临后,河里总是会出现灯光,就像巨大的眼睛。”李江白老人慢条斯理地讲述着,“听老辈儿人讲,那是一只巨龟的眼睛。这只巨龟为了报答乡亲们的恩情日夜守护着唐河。”
据传说,有一年村民在唐河里捕鱼时抓住了一只大乌龟,正准备杀掉的时候,一位老人经过这里。乌龟看见老人,抬起脖子上下点头,两只眼睛都流下了眼泪,似乎是磕头求救。老人看了就生起恻隐之心,不惜重金买下这只乌龟,可是又担心有人把它逮住杀掉,便在乌龟的甲壳上写了“遇缘放生”这四个字,请求后来的人都高抬贵手,不要杀害它。随后就把乌龟放生了,村民们在河边看到这只大乌龟向老人家磕头致谢,村民们看了都很感动。于是,大伙儿就彼此约好,以后再遇到这只大乌龟,就不再捕捞它。重获自由的乌龟不愿离开,一直默默地守护者着这一方百姓,等着报答乡亲们的恩情。有一年发大水,河坝被冲垮,庄稼被淹没,一些村庄也被冲毁,而这个地方却因为这只巨龟义无返顾的用自己的背堵住奔流的河水,从而逃过一劫。
尽管这个故事被赋予了太多的神话色彩,但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唐河附近村民的善良以及对唐河的敬畏之情。为扶危仗义疏财
“在我们这里,唐河还叫‘馋河’。在唐河有水的时候,每年总会出现几起溺水事故,村民们都认为这是条吃人的河,所以给它起了这么个名字。”谈起唐河的印象,齐堡村党支部书记和玉仓说,“虽然现在唐河已经干涸,但我们村仍然保留着每年正月十五点河灯的习俗,来寄托心愿,祈福平安。”
说话间,和玉仓带着我们来到了齐堡村东南角的三义公园。公园西面有一座小巧的石拱桥,北面有一座精致的平桥,分别通往湖心的小山。山上有几条石子甬路,通往山顶的八角凉亭。公园的东南有一座名为“三义庙”的仿古建筑。山丘上,竖立着一块文化石,上面记载着三义庙的兴衰历史:“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明代……2013年春重建。”
“这三义公园、三义庙跟唐河有什么联系呢?”看到我们的不解,和玉仓为我们解开了疑惑。相传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涿县“桃园三结义”后,带领五百多个壮士投奔刘焉,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期间得到了中山卢奴的富商张世平、苏双赠送良马五十匹、镔铁千斤、金银五百两。这两位富商就是现在的齐堡村人。后来朝廷论功行赏,封刘备为安喜县县尉,安喜县就是现在的齐堡村。有一年唐河突发洪水,刘、关、张三人组织百姓筑堤防洪,突然河堤塌方,刘备掉进河里,眼看就要被洪水卷走,村中一位和姓老者奋不顾身跃入水中,将刘备救上岸来,刘备正准备向老人道谢的时候,那老者已在河水中不见踪影。刘备掩面哭泣道:“原来是河神救了我!”遂组织建造河神庙祭祀。到了唐代,陈到(赵云麾下大将)的后人在齐堡村建“三义庙”,立“义字牌”,并掘池为濠,命名为“三义濠”。
“三义公园这一带曾是一个大坑,周边地势相对较低。下雨时,整个村子南半部的雨水全都汇集到这里。”和玉仓告诉我们,“现在我们对这里进行了改造,挖坑成湖,积土造山,村子的雨水全都汇聚到这两个湖中。湖水满了,还可以通过排水沟流往北面的唐河。”
如今,齐堡村在满足河道防洪、泄洪及蓄洪等基本水利要求的基础上,依托唐河河道进行景观规划,栽植树木,建设游泳池、荷花池、鱼塘等,打造观光游玩景点,发展旅游业。放河灯憧憬未来
泉邱村,原名泉丘村,因村南一丘、村北一泉,被先辈的道家视为风水宝地既取名泉丘村,后演化为泉邱一、二、三村。
在泉邱村,我们见到了今年84岁的邵德路。老人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他十分热情地给我们讲起了唐河的故事。
当年,每到夏天唐河里的水能有二三米深,要渡过唐河只能依靠船只,这也养活了一批以摆渡为业的船夫。每天往返搭船的人都是乡里乡亲,遇到有人没带零钱,船夫也会送他过河;贫穷的乡亲给船夫点干粮,他们也会送过去。直到唐河水逐渐变少直至断流,河岸边上再也见不到船夫的身影,但这些船夫服务村民方便百姓的事迹却深深地留在了村民的记忆中。
“每当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家家户户还会放河灯。一到了黄昏,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姑娘、小伙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出了大门,不用问,保准都是去看河灯的。那时候人们家里也穷,家家户户都自己制作河灯,拿些黄纸在油里面泡上七八天,等到二月二这天晚上拿出来折好,点着了放到河水里,河灯随着河水慢慢飘向远方。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岸上的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大人们则默默许下美好的心愿。现在这个习俗还一直保留着,每当二月二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路边点上一盏河灯,祈求平安。”在老人讲述下,我们仿佛也看见了当年大人孩子放河灯的盛况。
采访结束后,我们一行在邵德路老人的指引下来到了唐河河道。宽阔的河道映入眼帘,虽然河道里已种满了农作物,但依然能看见一条条深深地沟壑,那是抹不去的唐河印记。站在河岸旁的我们极目远眺,大河奔腾东逝去的场景又浮现在我们面前,仿佛还能听到当时河水湍急的声响……记者采访当地村民。留早镇当年修建的拦河坝旧址。唐河岸边的农田。唐河河道规划整治。齐堡村三义公园。记者在唐河河道实地走访。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