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市儿童福利院全体职工绷紧“防疫弦”,联防联控、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为孤弃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起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
封闭式管理,16名工作人员撑起健康“保护伞”
“开饭啦!”早晨6点,随着食堂阿姨的一声吆喝,一盒盒打包好的饭菜已经整整齐齐地放在了食堂门口。不一会儿,就被两三个工作人员拎走,分发到儿童生活区门口,再由各区域护理员按照每名儿童的食量标准进行分餐。
“以前,孩子们都是统一到食堂就餐,后来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大点的孩子到食堂错峰就餐,小点儿的孩子执行送餐制度,在儿童宿舍分散就餐。”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尹丽娜介绍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市儿童福利院行政、医务、护理、后勤等各部门协调联动,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从1月27日开始,市儿童福利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暂停所有的社会爱心探视、志愿者服务、社会捐赠等活动。“除了不能‘进’,我们也切断了‘出’的途径。”尹丽娜说,“因家庭困境寄养在院内的收养人员,亲属暂不接回,已接回的暂不送回院内。”
同时,市福利院还加强日常消毒,尤其对儿童生活区、学习区、餐饮区、娱乐设施、康复设施等重点部位增加每日消毒次数。工作人员加强儿童护理工作,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变化,护理人员一律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一步规范护理流程,针对不同儿童身体状况进行“一人一案”护理。通过张贴公告、分发宣传页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组织院内儿童共同学习病毒防疫知识,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停课不停学,福利院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早上8:30,从福利院居住楼的楼道里准时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护理员正陪着全院20多名中、小学生一起上网课。随着假期延长,福利院孩子们的学习模式,也转换成了“线上学习与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新形式。在积极组织在院就学儿童开展自学、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的同时,福利院还督促他们在疫情期间也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确保每一位儿童都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市儿童福利院利用院内手机、电脑等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组织孩子们积极参与网络课堂及时完成课后作业。
“由于孩子们年龄跨度比较大,且年级不一,院内又是封闭式管理,不仅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而且手机、电脑等设备也有限制。”尹丽娜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安排大孩子们先完成网络教学,再安排低年级的小孩子们观看回放,有时也会遇上网络不稳定的情况,我们会另安排时间让孩子们把课程补上,不让孩子们耽误一堂课。”
在学习之余,市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还会时常组织唱歌、画画、象棋等一些室内活动,也会对室外环境进行评估后,带部分孩子到室外适当开展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户外活动,帮助孩子们放松心情,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细心照顾,护理员用心抗“疫”
准备衣物、洗浴用品、排查门窗及床铺的安全隐患……夜幕降临,安静的院落里依然有着忙碌的身影。
“这些都是孩子们每天临睡前的准备工作,一项都不能少、不能落。”护理组组长姬恩轩说,“孩子休息后,还要整理室内卫生、消毒、杀菌,夜间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巡视,主要是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盖被子。”
姬恩轩今年50多岁。女儿马上就要临产。疫情防控开始后,她毅然辞别了待产的女儿,回到了工作岗位。“福利院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姬恩轩坚定地对家人说。
姬恩轩只是疫情防控中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市儿童福利院的16名员工没有一个人请假,他们坚持24小时在院,全身心照顾这里的50余名孤弃儿童。一些不能自理的儿童,护理人员从吃饭穿衣到辅食、水果加餐,再到充足睡眠,24小时精心照料。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患有基础性疾病,疫情防控期间,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孩子的体温是多少、吃了多少饭、上了几次厕所、翻了几次身……护理员每日都会认真填写工作记录,准确了解和掌握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记录表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是她们对孤残儿童满满的爱。
“特殊时期,孩子们心里都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尹丽娜介绍说,“工作人员最主要的就是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鼓励孩子们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
今年5岁的军军(化名)不会说话,患有智力残疾,长时间的封闭使他一度出现打人、撕咬衣服、撞墙等过激行为。护理员只能24小时照顾,当他情绪不稳定时,会通过唱歌、讲故事配以拥抱安抚等方法,使他的情绪慢慢平稳,有时安抚到深夜两三点才能睡去。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边安排护理人员为孩子疏导情绪,一边上网连线心理疏导老师,缓解孩子由于封闭管理时间长产生的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尹丽娜说,“工作人员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心理疏导,对大龄儿童进行一对一谈心。”
病毒无情,我们有爱。在疫情防控期间,守护孩子,是责任,更是爱。“希望在我们的呵护下,儿童福利院的每一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尹丽娜说。
记者赵梦怡、见习生姚若璇
封闭式管理,16名工作人员撑起健康“保护伞”
“开饭啦!”早晨6点,随着食堂阿姨的一声吆喝,一盒盒打包好的饭菜已经整整齐齐地放在了食堂门口。不一会儿,就被两三个工作人员拎走,分发到儿童生活区门口,再由各区域护理员按照每名儿童的食量标准进行分餐。
“以前,孩子们都是统一到食堂就餐,后来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大点的孩子到食堂错峰就餐,小点儿的孩子执行送餐制度,在儿童宿舍分散就餐。”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尹丽娜介绍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市儿童福利院行政、医务、护理、后勤等各部门协调联动,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从1月27日开始,市儿童福利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暂停所有的社会爱心探视、志愿者服务、社会捐赠等活动。“除了不能‘进’,我们也切断了‘出’的途径。”尹丽娜说,“因家庭困境寄养在院内的收养人员,亲属暂不接回,已接回的暂不送回院内。”
同时,市福利院还加强日常消毒,尤其对儿童生活区、学习区、餐饮区、娱乐设施、康复设施等重点部位增加每日消毒次数。工作人员加强儿童护理工作,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变化,护理人员一律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一步规范护理流程,针对不同儿童身体状况进行“一人一案”护理。通过张贴公告、分发宣传页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组织院内儿童共同学习病毒防疫知识,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停课不停学,福利院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早上8:30,从福利院居住楼的楼道里准时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护理员正陪着全院20多名中、小学生一起上网课。随着假期延长,福利院孩子们的学习模式,也转换成了“线上学习与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新形式。在积极组织在院就学儿童开展自学、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的同时,福利院还督促他们在疫情期间也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确保每一位儿童都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市儿童福利院利用院内手机、电脑等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组织孩子们积极参与网络课堂及时完成课后作业。
“由于孩子们年龄跨度比较大,且年级不一,院内又是封闭式管理,不仅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而且手机、电脑等设备也有限制。”尹丽娜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安排大孩子们先完成网络教学,再安排低年级的小孩子们观看回放,有时也会遇上网络不稳定的情况,我们会另安排时间让孩子们把课程补上,不让孩子们耽误一堂课。”
在学习之余,市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还会时常组织唱歌、画画、象棋等一些室内活动,也会对室外环境进行评估后,带部分孩子到室外适当开展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户外活动,帮助孩子们放松心情,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细心照顾,护理员用心抗“疫”
准备衣物、洗浴用品、排查门窗及床铺的安全隐患……夜幕降临,安静的院落里依然有着忙碌的身影。
“这些都是孩子们每天临睡前的准备工作,一项都不能少、不能落。”护理组组长姬恩轩说,“孩子休息后,还要整理室内卫生、消毒、杀菌,夜间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巡视,主要是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盖被子。”
姬恩轩今年50多岁。女儿马上就要临产。疫情防控开始后,她毅然辞别了待产的女儿,回到了工作岗位。“福利院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姬恩轩坚定地对家人说。
姬恩轩只是疫情防控中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市儿童福利院的16名员工没有一个人请假,他们坚持24小时在院,全身心照顾这里的50余名孤弃儿童。一些不能自理的儿童,护理人员从吃饭穿衣到辅食、水果加餐,再到充足睡眠,24小时精心照料。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患有基础性疾病,疫情防控期间,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孩子的体温是多少、吃了多少饭、上了几次厕所、翻了几次身……护理员每日都会认真填写工作记录,准确了解和掌握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记录表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是她们对孤残儿童满满的爱。
“特殊时期,孩子们心里都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尹丽娜介绍说,“工作人员最主要的就是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鼓励孩子们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
今年5岁的军军(化名)不会说话,患有智力残疾,长时间的封闭使他一度出现打人、撕咬衣服、撞墙等过激行为。护理员只能24小时照顾,当他情绪不稳定时,会通过唱歌、讲故事配以拥抱安抚等方法,使他的情绪慢慢平稳,有时安抚到深夜两三点才能睡去。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边安排护理人员为孩子疏导情绪,一边上网连线心理疏导老师,缓解孩子由于封闭管理时间长产生的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尹丽娜说,“工作人员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心理疏导,对大龄儿童进行一对一谈心。”
病毒无情,我们有爱。在疫情防控期间,守护孩子,是责任,更是爱。“希望在我们的呵护下,儿童福利院的每一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尹丽娜说。
记者赵梦怡、见习生姚若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