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进一步在全市未成年人中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进一步在全市未成年人中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根据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委《关于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市今年将进一步在全市未成年人中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牢未成年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未成年人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培养树立新时代青少年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未成年人中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有关单位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的青少年典型。市文明办每个季度从推荐的“新时代好少年”中择优评选出2名,推荐至省文明办参评全省“新时代好少年”。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利用清明、“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递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清明节前后,组织青少年就近就便到革命战争纪念地、烈士陵园等瞻仰宣誓、祭扫献花,礼敬先烈先辈,感恩幸福生活。“七一”前后,组织未成年人唱响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歌曲和童谣,以现场演唱、网络赛歌、微信小视频等形式广泛传唱。“十一”前后,对未成年人进行国旗法、国歌法和党史国史教育,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我和国旗合个影”、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组织中小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国画、中华武术进校园等活动。带领青少年参观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等文化遗址,组织协调文联、书协、戏曲协会等单位,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学校、社区和青少年官、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场所,进行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组织中小学生参与校园自主管理类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意识。围绕社区生活,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亲情关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少年就近就便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机构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和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组织设计面向青少年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未成年人参与。
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选树“劳动小能手”典型,推动学校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校外植树造林等集体劳动,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庭劳动。组织青少年就近到社区、村镇开展义务清洁等劳动实践,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塑造未成年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作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专业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广泛开展巡讲,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和知识普及。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组织中小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主题班会,编排校园心理剧,引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记者赵青锋)
此次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牢未成年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未成年人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培养树立新时代青少年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未成年人中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有关单位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的青少年典型。市文明办每个季度从推荐的“新时代好少年”中择优评选出2名,推荐至省文明办参评全省“新时代好少年”。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利用清明、“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递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清明节前后,组织青少年就近就便到革命战争纪念地、烈士陵园等瞻仰宣誓、祭扫献花,礼敬先烈先辈,感恩幸福生活。“七一”前后,组织未成年人唱响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歌曲和童谣,以现场演唱、网络赛歌、微信小视频等形式广泛传唱。“十一”前后,对未成年人进行国旗法、国歌法和党史国史教育,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我和国旗合个影”、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组织中小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国画、中华武术进校园等活动。带领青少年参观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等文化遗址,组织协调文联、书协、戏曲协会等单位,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学校、社区和青少年官、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场所,进行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组织中小学生参与校园自主管理类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意识。围绕社区生活,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亲情关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少年就近就便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机构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和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组织设计面向青少年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未成年人参与。
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选树“劳动小能手”典型,推动学校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校外植树造林等集体劳动,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庭劳动。组织青少年就近到社区、村镇开展义务清洁等劳动实践,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塑造未成年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作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专业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广泛开展巡讲,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和知识普及。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组织中小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主题班会,编排校园心理剧,引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记者赵青锋)